同期推量调强放射治疗鼻咽癌29例观察

同期推量调强放射治疗鼻咽癌29例观察

ID:10346404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同期推量调强放射治疗鼻咽癌29例观察_第1页
同期推量调强放射治疗鼻咽癌29例观察_第2页
同期推量调强放射治疗鼻咽癌29例观察_第3页
同期推量调强放射治疗鼻咽癌29例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同期推量调强放射治疗鼻咽癌29例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同期推量调强放射治疗鼻咽癌29例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同期推量调强放疗(SMART)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技术特点。方法采用多叶光栅的动态调强技术实施IMRT,鼻咽肿瘤(GTVnx)和颈部淋巴结(GTVnd)处方剂量为66~72Gy,分次剂量为2.2~2.4Gy;鼻咽亚临床病灶及中上颈部淋巴结引流区域(CTV1)处方剂量为60~64Gy,2.0Gy/次;下颈部锁骨上淋巴引流区域(CTV2)处方剂量为50~54Gy,1.8Gy/次。结果随访3~2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1年区域无进展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94.1%、86.3%和96.5

2、%。急性放射反应多为Ⅰ度和Ⅱ度,以口干和放射性口腔炎为主,未观察到Ⅳ度急性反应。DVH分析显示SMART提高了靶体积照射总剂量和分次剂量,减少了危及器官损伤,缩短了照射时间。结论同期推量调强放疗能够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明显减轻了急性放射反应,值得推广应用和深入研究。【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射疗法调强放射疗法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如何进一步提高放疗疗效和减少后遗症是放射治疗学界面对的重要挑战与课题。调强放射治疗(IMRT)因其能够调控射野内射线束流的强度,得以实现同期推量照射方式(SMART),使不同靶区可以获得相应所需要的剂量,应用于鼻咽癌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减

3、少放疗后遗症,同时能够达到提高鼻咽癌局部控制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1]。我院于2006年5月开展了SMART治疗鼻咽癌,取得较好近期效果,先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2007年5月~2010年11月共29例均经组织学确诊的鼻咽癌,其中男性24例,女性5例,年龄24~70岁,中位年龄45岁,KPS评分≥80分。病理类型为未分化鳞癌2例,低分化鳞癌24例,中分化鳞癌2例,粘液表皮样癌1例。按1992年福州分期标准Ⅰ期2例,Ⅱ期16例,Ⅲ期8例,Ⅳ期3例。1.2治疗方法1.2.1放射治疗采用全程根治性IMRT治疗。患者取仰卧位,采用头颈肩热塑面罩

4、固定;均采用强化CT扫描,层厚3mm或5mm。图像传至3D-CRT计划系统,靶区勾画参考ICRU第62号报告原则,鼻咽大体肿瘤体积(GTVnx)和颈部转移淋巴结(GTVnd)根据CT显示病灶的边界勾画,部分病例参考了MRI或PET-CT图像确定。临床靶体积1(CTV1)为GTV周围的高位区域,根据GTV及解剖上肿瘤侵润及淋巴引流最可能的方位进行勾画。临床靶体积2(CTV2)为GTV以外需预防照射的淋巴结引流区。PTV在靶体积外放3-5mm。临近危及器官主要勾画脑干、脊髓、眼球、垂体、腮腺等。靶体积处方剂量GTVnx、GTVnd为66~72Gy;CTV1为60~64G

5、y;CTV2为50~54Gy,3个不同剂量靶区的分次剂量依次为2.2~2.4Gy/次、2.0Gy/次、1.8Gy/次;分28~30次照射,1次/天,5次/周,5.5~6.0周完成。危及器官限制剂量设定如下:脑干≤50Gy、脊髓≤40~45Gy、垂体≤30~50Gy、眼球≤5Gy、腮腺50%≤30Gy,晶体3~5Gy。采用Eclipse6.5计划系统slidingV-X线照射。1.2.2化疗29例患者中,有21例为放化综合治疗。1.3观察和随访治疗期间观察记录急性反应。治疗结束后每3-6个月复查1次。常规复查鼻咽部CT、血常规、胸片和腹部B超等,必要时行胸、腹部CT或

6、同位素骨扫描。1.4急性反应按RTOG标准评价随访时间自放疗结束日开始计算,随访截止于2011年3月30日,随访时间3~2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随访率100%。2结果2.1临床疗效治疗结束后3个月或6个月复查CT鼻咽原发灶残留2例,颈淋巴结残留2例,鼻咽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消退率分别为93.1%。远处转移共4例,其中骨转移2例,肺转移1例,多部位转移1例,转移发生时间为3-16个月;死亡2例,1例放疗后5个月因鼻咽部大出血死亡,另一例放疗后13个月出现颅内及眶内转移,后因多发转移合并感染衰竭死亡。患者1年区域无进展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94.

7、1%、86.3%和96.5%。2.2急性放射反应按照美国放射治疗肿瘤协作组(RTOG)对急性放射反应评分标准,评价患者治疗结束时出现的急性放射反应。72.4%的患者出现0~2级急性反应,30%的患者出现3级急性反应,无4级急性反应出现。2.3剂量分布与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分析IMRT剂量分布在不同靶区获不同处方剂量照射,而腮腺、脑干等重要器官仅受到低剂量照射,从而得到保护。不同靶体积最大、最小和平均受照剂量,显示靶区剂量分布较均匀,避免了严重剂量冷点与热点出现。GTV的单剂量较常规照射明显提高,平均分配剂量达2.2-2.4Gy,而PTV的单次剂量同常规照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