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

ID:11624247

大小:17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3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_第1页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_第2页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_第3页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_第4页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一07人教版必修Ⅱ新教材教学案湖南永顺民族实验学校曾传操第21课二战后苏联经济的改革★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和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内容;(2)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经济改革的必要性、结果及失败原因;把握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特点、结果及失败原因;弄清戈尔巴乔夫执政时苏联的形势及改革的过程和影响;(3)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比较勃列日涅夫改革与赫鲁晓夫的改革异同。(4)掌握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及对中国改革的警示。2、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的方法,比较苏联改革与中国改革的异同。(2

2、)学习改革具体内容时,引导学生探讨该改革的弊端,进而得出启示、教训。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2)让学生联系中国的实际,认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的复杂性、艰巨性与曲折性。★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苏联的三位领导人的改革:赫鲁晓夫的改革;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二战”结束后,随着苏联

3、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缺陷日益显露,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是都失败了。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建议教师采用问题比较法、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进行教学。本课引言由引文和问题组成,引文是戈尔巴乔夫在辞去总统职务时发表的电视演说片断。其中表明了他改革的原因和结果。引言提出的问题是:苏联为什么没有经过自身的改革而变得更加强大,反而在改革中走向解体?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建议教师利用了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教学过程及要点:

4、【导入新课】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同志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10高一07人教版必修Ⅱ新教材教学案湖南永顺民族实验学校曾传操一、赫鲁晓夫(1953~1964年执政)改革:1、背景:(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表现:①农民

5、没有生产积极性;②粮食短缺;③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调整统治政策,试图改革斯大林模式:如苏共“20大”所作的“秘密报告”。(参见教材“历史纵横”)【备课资料】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所作的“秘密报告”1956年2月14日至25日,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大会最后一天上午,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出乎世人意料地在会上作了《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斯大林去世后,30年代下半期和40年代初国家安全机关迫害党政干部、伪造案件、刑讯逼供的罪行被揭露出来,在广大群众中引起极大

6、义愤,那些受害者家属纷纷给苏共中央主席团写信,要求重新审查历史上的冤假错案。如何评价斯大林,主席团内部意见不一。在主席团会议上,委员们严肃认真地讨论了斯大林的问题。马林科夫、米高扬和萨布罗夫一致认为,提出斯大林问题是正确的,应该向党说明这一点。惟有伏罗希洛夫无条件地支持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有条件地支持,他们提出要对事实材料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会议结束时,赫鲁晓夫说,应本着党的利益作出决定。他强调指出:“斯大林曾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但他做事很野蛮,他毁灭了党。他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他反复无常,丧失了人所具有的神圣的东西。”他号召“加强对个人崇拜的抨击”,清理标语、书籍

7、,学习马克思和列宁的榜样。赫鲁晓夫在会议上提出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应在哪里讲斯大林的问题。他当即作出回答说,在代表大会的秘密会议上。他建议给大会代表印发列宁的“遗嘱”和“关于民族问题的信”。主席团最后决定:“向中央全会提出建议:中央主席团认为,有必要在大会的秘密会议上作关于个人崇拜的单独报告,确定赫鲁晓夫为报告人。”由此可见,作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单独报告和报告人,是在大会开幕前一天,由十九大选出的中央委员会作出的决定。就在2月13日,即大会开幕前一天,中央全会召开前几个小时,主席团会议作出决定:通知全会,在大会上将作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单独报告。1956年2月1

8、9日,赫鲁晓夫口授报告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