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悬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论文]

浅谈悬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论文]

ID:21763683

大小:1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浅谈悬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论文]_第1页
浅谈悬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论文]_第2页
浅谈悬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论文]_第3页
浅谈悬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论文]_第4页
浅谈悬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悬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悬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浅谈悬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江苏盐城市日月路小学(224001)智迎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电视剧播放到紧要关头,总会插上一段广告,让你欲罢不能。播电视节目的人就很精明地利用了“悬念法”,巧妙地把握了观众的心理,紧紧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同样,在课堂教学中偶尔也用一用这样的方法,不仅能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而且能使课堂迸发出异样的光彩。一、新课伊始,巧用悬念,激发求知欲在导入新课时巧妙地设置悬念,精彩的导人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六册课文《狼和鹿》时,我先揭示课题,然后让学生说说狼和鹿分别给他们留下了什

2、么印象。【片段一】生1:小鹿长得很可爱,身上有梅花一样的斑点。生2:小鹿还长着美丽的像小树一样的角,很善良,它只吃草和树叶,不吃动物。生3:狼非常凶残,经常吃羊、兔子等动物。生4:狼还吃人呢!太可恶了,我不喜欢狼。师:是啊,贪婪而凶残的狼怎么会和美丽而善良的鹿扯到一起呢?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一探究竟吧!这样的导入巧妙设置了悬念,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首尾对照,利用文章出乎意料的结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有些课文开头讲的是一回事,而结局却恰恰相反,与开头形成强烈对比。此时,我们就可以用这出乎意料的结局来设置悬

3、念。例如,在教学《梅兰芳学艺》一文时,当我给学生讲到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时,我引导学生看课文结尾,设置悬念。学生大感不解,明明是梅兰芳没有学戏的天赋,怎么后来就成了大师了呢?【片段二】生:课文的最后说,梅兰芳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师:为什么从小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的梅兰芳却在长大后能成为世界有名的京剧大师呢?让我们仔细读课文第二段,找找原因吧!上面片段中的教学,巧妙利用了事情发展中出乎意料的结局,利用课文首尾内容的强烈对比,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去探究,使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达到乐学、爱学、主动学。三、抓住文中关键问题,层层设置“悬念

4、连环套”,让学生“钻进去”在教学中,抓住文中关键问题,设置一个接连一个的悬念,能够令课堂跌宕起伏,使学生好奇心高涨、兴趣盎然。例如,在教学课文《狼和鹿》的时候,在导入新课之后,我设置了悬念。【片段三】师:想知道狼和鹿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吗?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去一探究竟吧!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欢唱,鹿儿自由嬉戏。可二十五年之后,凯巴伯森林变成了什么样子了呢?生:二十五年之后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师:为什么短短的几十年,森林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呢?谁又是制造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呢?此处,我巧

5、妙地利用森林前后的巨大变化设置了悬念,让学生急迫地想知道其中的原因,鼓舞学生迫不及待地去寻求答案,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学生为了解开这个“悬念连环套”,不得不“钻进”课文里,认认真真地读课文,迫切地寻找答案。四、在课文需要拓展处设置悬念,生发开去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视野更加开阔,除了学习课本上的内容,我们还需要生发开去,这时我们还可以适当地利用设置悬念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在教学《狼和鹿》一文,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学生已经明白了是因为狼被大量捕杀而导致鹿大量繁殖,从而吃光森林里的青草和绿叶,进而食物匮乏,导致疾病蔓延,成为破坏森林的“祸首”。此时,我又不失

6、时机地设置了一个悬念。【片段五】师:真正的“祸首”难道仅仅是鹿吗?生1:不是,是人们杀了狼,鹿才会大量繁殖,才会毁灭森林。生2:所以,人才是幕后的黑手,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师:人们正大呼冤枉呢!他们好心杀了狼,是为了保护鹿,使它们免受狼的侵害,为什么却成了“幕后黑手”了呢?生:……(被老师问住了,哑口无言)师:是呀,狼、鹿之间犹如一架天平,人们的捕杀令狼的一头变轻了,鹿的一头变重了,就破坏了这架天平的平衡。狼、鹿还有森林之间的平衡,就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会造成巨大的灾难,所以我们要一生(恍然大悟)齐说:——要保护生态平衡。师:生活中,人们其实有很多行为

7、在有意无意中破坏了生态平衡,同学们仔细想想,哪些行为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呢?课文行将结束,我在此处设置悬念让学生深入思考,促使他们去联想生活中人们种种破坏生态平衡的恶习,使课堂上处处闪动着智慧的光芒。总之,如果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合理设置悬念,让它为我们的教学服务,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将大放异彩。(责编刘宇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