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耐多药结核病临床观察

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耐多药结核病临床观察

ID:24567045

大小:7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耐多药结核病临床观察_第1页
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耐多药结核病临床观察_第2页
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耐多药结核病临床观察_第3页
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耐多药结核病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耐多药结核病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耐多药结核病临床观察闫峰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东安街道东风社会工生服务中心黑龙江大庆163311【摘要】目的研宄氟喹诺酮类药物在耐多药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份在我院接收治疗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莫丙沙星+毗嗪酰胺+丙硫异烟胺+卡那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毗嗪酰胺+丙硫异烟胺+卡那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化疗方案,疗程两年。结果两组疗程治疗结束,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9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1.42%。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联合耐多药结核病临床无交叉耐药性,有效率较高,安全性比较理想。【关键词】氟喹诺酮;耐多药结核病氟喹诺酮类药物是喹诺酮药物上增加氢原子,有着广谱抗菌性,并且和原有一二线抗结核药物无交叉耐药性[1]。为了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效果,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份在我院接收治疗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效果进行了研究。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份在我院接收治疗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3例,对

3、照组63例。患者中男性82例,女性44例,年龄范围23-56岁,平均年龄(40.2&plUsmn;6.8)岁,病程1-6年,两组患者在病程、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莫西沙星+毗嗪酰胺+丙硫异烟胺+卡那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毗嗪酰胺+丙硫异烟胺+卡那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化疗方案,莫西沙星口服0.4g,1次/d,吡嗪酰胺口服0.75g,1次/d,丙硫异烟胺口服0.5g,1次/d,卡那霉素0.5g,肌肉注射,1次/d,对氨基水杨酸口服8g,1次/d,左氧氟沙星0.2g,2次/d。1.3观察指标治疗之前进行痰涂片抗酸染色和痰结核培养,检

4、查胸片、肝肾功能以及血尿常规,治疗中每两个月和疗程结束拍摄一次胸片,存在空洞或者断层需要进行CT检查[2],每月进行肝肾功能检查和血尿常规检查,观察临床症状与体征。1.4评价标准显效:各项症状体征消失,辅助检查肺部病灶吸收、病痰转阴[3]。有效:各项症状与体征改善,肺部病灶部分吸收、痰菌转阴。无效:患者症状与体征无明显改善,辅助检查病灶无吸收,痰菌阳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xlOO%。1.5统计学方法本次研宄中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的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具冇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5、。表1组间临床疗效对比组别n显效奋效无效奋效率观察组634291280.95%对照组634051871.42%X28.62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95%,对照组总冇效率为71.42%,组间差异冇统计学意义(p<0.05)o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均发现胃肠道症状以及轻度的肝功能损害,需要配合对症保肝治疗,不良反应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肺结核是国家重点控制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U流动性增加,肺结核的传染发病近些年冇着上身趋势,耐多药结核菌临床治疗效果不良,患者耐受性差,复发率较高,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耐多药结核病的

6、防治措施对结核病发病率的控制右着重要意义[4】。耐多药结核病是经过体外实验验证结合患者感染结合分枝杆菌至少对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胼、利福平耐药的结核病,随着抗结核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一些患者对药物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耐多药结核病发病率也奋着一定的上升趋势,结核病治疗的难度随之增加。氟喹诺酮类药物药代动力学较好,抗菌谱范围更广,对抗分支杆菌很奋效果,能够直接抑制分枝杆菌的代谢。新型氟喹诺酮药物的U服吸收效果好,血药浓度很高,组织药物浓度要高于血清浓度,而II氟喹诺酮药物的半衰期较长,蛋白质结合率不高。根据体外实验,获得喹诺酮类药物抗分支杆菌活性活性强弱顺序,司帕沙星>莫西沙星>加替

7、沙星>左諷氟沙星,这四种是临床研究较多的,但是这些药物都有着一定的自身缺陷,影响到其临床推广。根据相关研宄,在现有氟喹诺酮类药物中,莫西沙星抗菌活性最高,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对很多耐一线抗结核药物的分支杆菌都有着很高的抗菌活性,而II不会和一二线抗结核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尤其是莫西沙星,在细胞内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对不活跃以及快速增值菌株也会发挥作用,能够奋效预防复发,并iL对感染传播也有着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