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教师的职责

再谈教师的职责

ID:28234451

大小:69.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再谈教师的职责_第1页
再谈教师的职责_第2页
再谈教师的职责_第3页
再谈教师的职责_第4页
再谈教师的职责_第5页
资源描述:

《再谈教师的职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再谈教师的职责摘要:如何真正履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基础的必须的职责:低层次,多起点,激发学生求知欲,教书先育人,高分不是我们教育的终极。我们不能一错再错,不能在教育的前线一直打着明知是败仗的战役!教师的教育行为不能只停留在学校和学生身上,爱学生就要走近他们,赏识教育不是教师的法宝,教师应学会成长。关键词:教师职责教师的职责其实人人皆知,我们广大的教师尤为淸楚,我在这里只是想谈一点:如何真正履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基础的必须的职责:那就是要从內心热爱教育,从思想上忧心教育,从行动上真正做教育!那如何做呢?我想谈谈我个人的感受!请广大同仁予以指正!一、低层次、多起点,激发学生求知欲我们知道,在同一个

2、班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不一致。这就要求我们低起点、多层次地进行教学,既能使优生在听课过程中不等待,又能使差生得到辅导,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的喜悦。很多教师深知这一点,但是课没有这样上,(我指的是并没有真正多层次有节奏的上好这一节课)真正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更没有让学生获得小成功带来的大喜悦的感觉!我们的职责是保护学生已有的兴趣,激发他们潜在的兴趣和能量!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心情愉快地去学习,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否则,学生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学习兴趣与老师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在课堂上创造精神的饱满和乐观愉快的语调

3、,在培养牢固持久的学习愿望和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方面,对兴趣培养都具有极大的意义。教学时,充分利用“潜兴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花心思要通过各种教法找到学生兴趣的源泉。充满乐趣的课堂,师生都会感觉上课是一种享受。二、教书先育人,高分不是我们教育的终极,我们不能一错再错,不能在教育的前线一直打着明知是败仗的战役!教书先育人,世人皆知.让我们来看看前人是如何理解教育的。鲁迅认为对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要培养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屮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蔡元培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

4、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冃的的人去应用”,其原则是“展个性,尚自然”。陶行知主张“依据生活而教育”,要培养“活生生的人,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依据他们对教育功能的论述,不难得出教育的0的是健全体魄、完善人格、发展能力、学会生存,而这些都必须以把孩子培养成“活生生的人”为前提。前人的教育理念在今天仍然是十分现代和科学的,而“唯成绩是举”、不遗余力地把孩子打造成“考试机器”的教育理念就其精祌实质而言,离现代教育理念乂何其遥远!让每一个孩子都先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的人,让他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让他

5、们慢慢喜欢上学习,我想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应该看重的。我们不能一错再错,不能在教育的前线一直打着明知是败仗的战役!三、教师的教育行为不能只停留在学校和学生身上,爱学生就要走近他们一个理想教师的必备品质是爱他的学生,而爱的可靠征兆就是具有博大的父母木能,如同父母感觉到自己的孩子是目的一样,感觉到学生是目的。他强调:教师爱学生应该胜于爱国家和教会。针对今FI的情况,我要补充一句:更应该胜于爱金钱和名利。今日一些教师恰恰是以名利为唯一冃的,明冃张胆地把学生当作获取名利的手段。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

6、巾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屮有度。用爱帮助学生改变!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其次,教师的教育行为不能只停留在学校和学生身上.爱学生就要走近他们.走近他们的父母和生活.教育本来就是社会家庭学校一起来完成的事业,不能单靠学校尤其是教师.我们应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学校家长的教育更具理性。教师应当做家长的教育顾问。做家长的朋友!让短信或电子邮件成为我们家校最经常的沟通方式。使家庭和学校的互动更为有效,很好的解决了学生思想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四、赏识教育不是教师的法宝在许多县市,不乏有这样一些学校高中,学生基础差,素质低,成绩不好,更关键的是

7、这些学生入校前得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相当糟糕!如何管教好学生,把握不好尺度,则“宽严皆误”。中国青少年研宂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感到一种责任。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才是现代人。他认为,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