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 河流地貌的发育_教学设计_教案

参赛 河流地貌的发育_教学设计_教案

ID:32528473

大小:656.6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1

参赛 河流地貌的发育_教学设计_教案_第1页
参赛 河流地貌的发育_教学设计_教案_第2页
参赛 河流地貌的发育_教学设计_教案_第3页
参赛 河流地貌的发育_教学设计_教案_第4页
参赛 河流地貌的发育_教学设计_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参赛 河流地貌的发育_教学设计_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参赛河流地貌的发育_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2.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分析法、讨论法。2.探究与活动,理解沟谷和河谷的演变关系。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河流地貌的成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理解事物是发展的,发展既有内部条件,也有外部条件。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河流的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学难点河流侵蚀的不同类型。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以山岳地貌为例,学习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

2、外力作用中,流水是一种最强大而普遍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板书)。[教师精讲]师:河流所形成的地貌,是我们在自然界中所见到的最常见的地貌种类之一。请看下面两幅图片。(出示图片“三峡地貌”“崇明岛”)师:以上两幅图片都是河流地貌,但它们的成因相同吗?生:成因不同。三峡是长江切割巫山而形成的,是河流的侵蚀地貌;崇明岛是长江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堆积而成,是河流的堆积地貌。师:分析得很正确!这两种地貌都是外力作用--流水作用的结果,只不过它们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形成的地貌,让我们首先来认识河流侵蚀地貌。(板书)(一)河流侵蚀地貌师: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带走地表的物质,形

3、成侵蚀地貌。河流的侵蚀主要有三种类型,由于它们对地表的侵蚀方向不同,因而对河谷形态的影响也不同。这三种类型是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播放录像“虎跳峡”或出示图片)师:同学们一定为虎跳峡汹涌而澎湃的激流所震撼,湍急的河水从高处奔流跌落而下,对河谷的岩石有着强烈的冲刷作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种侵蚀的最终结果会使河谷怎样发展?这是三种类型中的哪一种?生:(讨论后回答)强大的流水作用会侵蚀岩石,使岩石向着河流的上游方向逐渐消退,这是溯源侵蚀。师:非常好。这种侵蚀会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从而使河流向上游方向发育。请大家再看虎跳峡的横剖面图,像英语字母中的哪个字母?生:“V”字形师:对!虎跳峡处于

4、长江的上游,在长江的发育过程中处于较晚的时期,也就是河流发育的初期,河谷的集水面积较小。(出示图片“长江三峡”)李白的诗《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师:这首诗描写了三峡壮丽的景色,江如奔马,舟若飞箭。请大家思考:三峡的横断面像英语字母中的哪个呢?这种侵蚀是三种类型中的哪一类呢?生:三峡横断面呈“U”形,属于“下蚀”.师:很好!三峡的成因是地壳运动导致构造裂隙,水流顺构造裂隙强烈侵蚀、下切而形成的,它使河床加深,河谷向纵深方向发展。材料:荆江是长江自中国湖北省枝江至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段的别称。全长420千米,而直线距离仅约185千米。河道

5、曲折之程度,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因此,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每逢汛期,从上游汹涌而至的洪水在这里左冲右突,两岸堤防险象环生。据史载,新中国成立以前的450年间,荆州江河堤防溃口186次,平均不到3年一次。师:人们常说“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请同学们看图片和材料思考讨论,为什么说荆江河段险呢?生:(讨论后回答)因为荆江河段特别弯曲,所以水流不畅,容易溃堤。师:说得很好。那么请同学们思考:荆江河段的河流侵蚀属于哪一种类型呢?它又会产生怎样的河流侵蚀地貌呢?生:属于侧蚀。它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师:不错。我们已经了解了河流的三种侵蚀方向及其对河谷地貌的影响,那么同学们

6、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呢?即陆地上本没有河流,那么河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阅读课文并思考讨论。(出示图片“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面貌”)师:黄土高原上有着这么多的沟谷,为什么它们却没有形成河谷呢?沟谷和河谷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生:河谷是由沟谷发育而来的。沟谷流水水量大、流速快,下蚀和溯源侵蚀作用很强,从而使沟谷不断加深和延长。当沟谷深及地下含水层时,地下水开始汇入沟谷。如果沟谷获得了稳定的地下水补给,沟谷就逐渐演变成了河谷。师:很好!发育初期的河谷的集水面积比较小,横剖面呈“V”字形。“V”字形河谷形成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请看下图并思考讨论:图中A、B两点哪里更适于建河运码头,说明

7、理由。生:B点。A点是凸岸,水流缓慢,泥沙堆积;B点是凹岸,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强烈,因此水深较深,适合做码头。师:分析得很好!请读教材图4.17,这种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不停地进行,河谷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呢?生:出现连续的河湾。河湾不断向两侧扩展,最终将河谷展宽,并在河谷内堆积大量泥沙。师:对!这个时候,河谷的发育就进入了成熟期。同学们看c图,成熟期的河谷的形态有何特点?生:成熟期的河谷比较宽,横剖面呈槽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