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中村小发展的现实反思

现代化进程中村小发展的现实反思

ID:33972606

大小:61.5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2

现代化进程中村小发展的现实反思_第1页
现代化进程中村小发展的现实反思_第2页
现代化进程中村小发展的现实反思_第3页
现代化进程中村小发展的现实反思_第4页
现代化进程中村小发展的现实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化进程中村小发展的现实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化进程中村小发展的现实反思摘要:现代化进程中,乡土社会的瓦解、“撤点并校”政策的催化、“读书无用论”思想的荼毒致使村小接连落寞,乡村教育发展陷入困顿的泥沼。乡村教育呈现学生管不住、教师留不住、家长靠不住的现实困境。然而,作为村落文化堡垒之村小其功能价值不能失却。因此,应立足乡土实际,从创办乡村特色小规模学校、培植热爱家乡的本土教师、重塑乡村家长的养育理念几个方血著手发展乡村教育。关键词:乡村教育村办小学小规模学校2015年6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

2、的通知》,2016年4月底,河南省教育厅发布《以培养乡村小学全科教师为载体,启动实施河南省免费师范生政策试点》的通知。政策是反映现实的风向标,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说明国家对乡村教育的重视和支持,也折射出当前乡村教育发展进入瓶颈时期这一不可忽视的现实。发展乡村教育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任务之一,也是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助力乡村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然而,事实上乡村教育发展不容乐观。文章以村小(村办小学)的发展为线索,揭示现代化进程中村小落寞的背景,探寻村小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出路。一、现代化进程中

3、村小失落的背景1•乡土社会的瓦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始于农村,于上世纪70年代拉开帷幕,90年代峥蝶展露,21世纪矛盾凸显[1]。随着经济发展,社会逐渐开放,人们不再为衣食忧虑之后,传统的社会格局变了。昔日乡土村落厚重朴实的文化、乡情、乡音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愈发凋敝的乡村文化。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不论是好是坏,传统的局面已经走了,去了。最主要的理由是处境变了。在一个已经工业化了的西洋的旁边,绝对没有保持匮乏经济在东方的可能。适应于匮乏经济的一套生活方式,维持这套牛活方式的价值体系是不能再帮助我们生存在

4、这个新的处境里了。'悠然见南山'的情境尽管高远,尽管可以娱人性灵,但是逼人而来的新处境里已找不到无邪的东篱了。”[2]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家族部落为结构的乡村格局发生着改变,宗法社会渐渐消失,青年一代不在祖辈世代生长Z地谋生,“生于斯死于斯”的乡根不在,更多人选择扎根于大城市。加之逐渐开放的户籍制度、最新颁布的二孩开放政策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口结构构成,也逐渐影响着农村人口的流动状况。乡村人口的骤减为乡村发展带来危机,适龄儿童的迁走迫使村小失去生源,在整个社会背景下,村小的失落又是偶然中的

5、必然。2•“撤点并校”政策的催化从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这一政策起,全国范围内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活动。直至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划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叫停这一政策,农村学校布局调幣这一政策即“撤点并校”才走到了终点。10年之间,中国农村教育发生深刻的变化。21世纪教育研究院报告指出:十年“撤点并校”使农村小学减少超五成,从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平均每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平均每1个小时,就

6、有4所农村学校消失[3]。大规模的“撤点并校”导致越来越多离开农村的学校和没有学校的农村这一现象的出现,致使“城挤、乡弱、村空”局面的产生,许多农村的孩子因此而流失辍学。这一切说明教育政策对农村教育发展方向影响深远。3•“读书无用论”思想的荼毒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开始大规模地扩大招生比例,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满足了人们对进入“象牙塔”追求知识的渴望。但是,随着大学生队伍的壮大,“物以稀为贵”的市场原则致使传统“天Z骄子”的骄傲与风光不在,人才市场对大学

7、牛资历的要求愈见苛刻,大学牛本身创造的经济价值也颇受争议。现实社会中,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依靠其生意头脑创收亿万财富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的案例也不胜枚举。近几年不断刷新的“最难就业年”比例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读书无用论思想”的信笃。加之,现代化进程中,高等教育的高额收费加重了部分家庭的经济负担。培养一个普通高校的大学牛完成四年学业至少需要五万元,对于一个农民家庭而言不堪重负。因此,许多农民子弟面临高额的学费而放弄进入大学,转而加入农民工的行列。而且,现在许多农村家长也持有这样的观念

8、:既然孩子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倒不如早早辍学打工挣钱。在此背景下,村小生源逐年流失,使残存的学校发展面临困境乃至倒闭的风险。二、现代化进程中村小发展的现实困境1•乡村学生:管不住截至2013年5月初,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然超过六千万,而留守儿童乂是村小的主要生源。蒋能杰导演历时六年拍就的纪录片《村小的孩子》真实地反应了乡村学生的生活、学习现状。村小的孩子普遍遭受情感缺失、低质量教育的危害。纪录片中,多数孩子不仅匮乏同年龄阶段最基本的文化常识,而且视野狭窄、冃光短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