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工業可持續發展制約因素及解決方案探討

我國工業可持續發展制約因素及解決方案探討

ID:46705319

大小:7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6

我國工業可持續發展制約因素及解決方案探討_第1页
我國工業可持續發展制約因素及解決方案探討_第2页
我國工業可持續發展制約因素及解決方案探討_第3页
我國工業可持續發展制約因素及解決方案探討_第4页
我國工業可持續發展制約因素及解決方案探討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國工業可持續發展制約因素及解決方案探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國工業可持續發展制約因素及解決方案探討一、我國工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一)內生型的增長方式與解決就業之間的矛盾內生型增長方式指企業通過技術創新,提高產品的檔次和技術含量,從而提高企業的利潤和效益,而不是將原有的技術和生產規模,盲目無限制地放大和擴張。內生型增長方式,可以降低能耗,保護環境,以技術創新,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當前,由於先進的技術帶來自動化和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內生型增長方式對勞動力的素質要求大大提高,而對於數量的需求正在大幅降低。對於中這樣人口眾多,勞動力整體素質不高的發

2、展中國傢,要建立和諧社會,保持社會穩定,必須把解決勞動力就業問題放在首位。內生型增長方式與外延型增長方式必須有機地結合和有效地平衡,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二)房地產業的髙速發展制約企業采取內生型增長方式自1998年以來,由於房地産業成為拉動內需的民經濟支柱産業,帶動瞭鋼鐵、水泥等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由於市場的需求大多停留在常規產品上,而且這些產品數量上的需求猛增,所以諸如鋼鐵、水泥這樣的行業,利益的驅動導致這些行業采取瞭外延型增長方式,盲目擴大原有的生產規模,同時新建的小鋼廠和小水泥廠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導

3、致能源和礦產資源消耗巨大(三)'‘先污染,後治理”觀念的制約“先污染,後洽理”來源於資源供給無限論和效益優先論,是發達國傢在特殊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特殊發展模式。資源供給無限論認為世界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效益優先論認為經濟效益是第一位的。在這種觀念的指導之下,無限制地挖掘和消耗資源。過分強調經濟增長速度。結果導致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環境包袱越來越沉重。而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要素,它一旦被破壞後。短期內難以恢復,有些破壞甚至是不可恢復的。如果不及時治理已經造成的污染和資源的破壞,今後的發展將是無法

4、實現的(四)技術改造和環境治理的資金投入不足據統計,中國在“七五”時期,技術改造投資在國有經濟中占投資的比重僅為32%o1994年,這一比例進而下降到25%0同時在有限的技術改造投資資金中,用於擴大規模的“外延型”投資占35.5%,用於安裝工程的投資占44.6%o真正用於更新設備的技術改造投資僅占8.30%(五)保障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和法律制度不健全可持續發展的目的是達到資源的永續利用,建立生態社會和提高生活品質。傳統法律中包含瞭有關資源合理利用的規定,並沒有涉及資源如何應該永續利用的規定。合理利用資源與永續

5、利用資源是不同的。如何保障生態社會的建立和發展,生活品質的標準是什麼?如何確定?在政策和法律方面沒有明確的表述二、解決方案針對我國工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解決這些瓶頸問題,需要一個循序漸進、不斷總結和完善的過程,需要全社會從思想到行動的協調一致(一)建立全球資源采購和儲備系統鑒於我國資源匱乏,人均資源占有率低的狀況,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有效利用全球的資源。2008年6月末,國傢外匯儲備餘額為18088億美元,同比增長35.73%O龐大的外匯儲備,使得建立全球資源采購和儲備系統成為可能。我國可以在國際

6、能源和原材料價格較低的時候大批采購,並且加以儲備。這樣,在發展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國外資源,保護內資源,實現國內長期的可持續發展(二)建立以內生型增長模式為基礎的外延型擴張模式這種擴張的模式是以內生型增長模式為基礎和前提條件的。首先企業發展的模式,必須是以技術創新、提高產品技術含量為目標的內生型增長模式,這種模式可以帶來技術進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降低能耗,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但是這種單一的模式不能在短期內解決勞動力就業的問題,所以,必須將創新的新技術和新工藝擴張,也就是在此基礎之上實行外延型擴張

7、。通過這種新技術和工藝的擴張,不僅可以解決勞動力就業問題,而且,在使用新技術和工藝的同時,勞動力的技術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與單一的外延型擴張模式相比,這種以內生型增長模式為基礎的外延型擴張模式可以在降低整體能耗,保護環境的同時,解決勞動力就業問題,提高勞動力素質,實現可持續發展(三)以高科技為主體帶動整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鄧小平同志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制定、實施和完善科技創新政策和法規,帶動企業研發和應用新技術和新工藝,以生產低能耗、高效率、環保型產品拉動內需,實現可持續發展,這種發展模式是一種健康的發展

8、模式。高科技的發展帶動瞭傳統産業升級,使傳統產業向著降低能耗、保護環境的方向發展。同時,高新能源技術能夠開發和利用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氫燃料電池、生物能源等。由此看出,以高科技帶動的發展應該是全面可持續的(四)集全社會的力量加大技術創新的投入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創新遭遇資金瓶頸,這是企業不可回避的問題。國傢的投入畢竟有限,這種狀況下,國傢應該制定政策,鼓勵企業為技術改造和創新多渠道融資。比如公開發行企業債、銀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