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障碍ppt课件 (2).ppt

进食障碍ppt课件 (2).ppt

ID:50764203

大小:903.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3-14

进食障碍ppt课件 (2).ppt_第1页
进食障碍ppt课件 (2).ppt_第2页
进食障碍ppt课件 (2).ppt_第3页
进食障碍ppt课件 (2).ppt_第4页
进食障碍ppt课件 (2).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进食障碍ppt课件 (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进食障碍1指个体通过节食等手段,有意造成并维持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为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属于精神科领域中“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一类。一、神经性厌食2(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生物学因素2、心理因素3、社会文化因素今天怎么又胖了?3(二)临床表现核心的症状是对“肥胖”的恐惧和对形体的过分关注,拒绝保持与年龄、身高相称的最低正常体重。(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明显的体重减轻比正常平均体重减轻15%以上,或者Quetelet体质量指数为17.5或更低。2.自己故意造成体重减轻,至少有下列1项:①回避“导致发胖的食物”;②自我诱发呕吐;③自我引发排便;④

2、过度运动;⑤服用厌食剂或利尿剂等。43、有特意的精神病理形式的体象扭曲,患者强加给自己一个较低的体重标准。4、内分泌障碍。如果在青春期发病,青春期发育也会放慢甚至停滞。四、治疗1、纠正营养不良和水电解质平衡2、心理治疗: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3、药物治疗5二、神经性贪食神经性贪食症(BN),又名贪食症,是以反复发作性暴食,并伴随防止体重增加的补偿性行为及对自身体重和体形过分关注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6(一)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起因于生物、心理、社会诸方面因素。心理因素:患者往往存在追求完美、调整心理冲突能力较差的心理特点。

3、社会因素:以“瘦为美”的审美趋势。生物因素:研究表明单卵孪生子比双卵孪生子的同病率高。7(二)临床表现1.心理和行为障碍BN的行为特征主要为暴食-清除循环,表现为冲动性暴食行为,缺乏饱食感,伴有失控感。这些行为常与空虚、孤独、挫折感或有诱惑的食物有关。BN患者通常在出现罪恶感、极度痛苦或躯体不适如恶心、腹胀、腹痛时终止暴食行为,继之是补偿性排泄行为,以防止体重增加。8常用的清除行为有用手指抠吐或自发呕吐、过度运动、禁食,滥用利尿剂、泻药、食欲抑制剂和加速机体代谢的药物如甲状腺激素等。暴食-清除行为可以反复循环。暴食和补偿性清除行为的秘密性是BN的另

4、一特征,其行为常不被家人和朋友注意。2.躯体障碍BN的躯体障碍可表现为开始轻微或一过性症状如疲乏、腹胀和便秘等,发展到慢性的、甚至威胁生命的障碍如低钾血症、肾脏功能和心功能损害等。9(三)鉴别与诊断1、对食物有不可抗拒的欲望难以克制的发作性暴食。2、患者试图抵消食物的“发胖”作用。3、患者对于肥胖的病态恐惧,患者多有神经性厌食症发作的既往史。10(四)治疗治疗的基本过程是纠正营养状况,控制暴食行为,打破恶性循环,建立正常的进食行为心理治疗可以采用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及生物反馈疗法等。认知疗法主要是改变患者过分关注自己的体型及过分怕胖的极端化思想,对进

5、食规则和体象障碍有正确认识。行为疗法常采用系统脱敏、暴露、阳性强化疗法等,使其每日餐食量按预定计划得以控制。治疗持之以恒,并要包括对患者家人主要是父母的指导,进行家庭治疗。药物治疗克采用各类抗抑郁药。常用的安全的抗抑郁药为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抗惊厥药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有轻微的抗贪食作用。11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的区别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nervosa,AN)及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nervosa,BN)是以古怪的进食状态为特点的常见综合征。AN及BN是同一种慢性进食障碍的2种不同临床表现的疾病。虽然这两个综合征的临床表

6、现和结局是有区别的,但是,这些特点指出了2种疾病的病因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恐惧肥胖。因此,这些患者把这种摄食作为他们生活中的焦点。AN和BN2种病的主要特点是某些青少年的特殊的心理变态,以瘦为美的躯体形象障碍,而采取拒食、导吐、腹泻方法减少体重,使自体出现极度地营养不良和消瘦、闭经甚至死亡。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严格地控制食物的摄取,神经性贪食性患者则失去对进食的控制,以至于以拒食、导吐来补偿。12谢谢观看!13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