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的临床疗效观察.doc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的临床疗效观察.doc

ID:55693422

大小:4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25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的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1页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的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的临床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翼状窗肉切除联合门体球结膜移植术的临床疗效观察作者:彭莹[摘要]目的探讨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茜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眼翼状茜肉作逆行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后随访6~15个月。结果25眼中24眼治愈,1眼复发,复发率4%o结论逆行翼状窗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可有效防止翼状茜肉的复发,是治疗翼状窗肉的有效方法。[关键词]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移植;翼状窗肉翼状窗肉是眼科常见病,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目前的治疗方法仍以手术切除为主。但常规手术切除的复发率高达24%〜89%[1],近年来,我院采用逆行窗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预防窗肉的复发,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

2、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门诊25例翼状窗肉病例,共25眼,其中男10眼,女15眼,年龄36〜70岁。均为原发性窗肉,发病时间1〜15年不等,翼状茜肉头部均已侵入角膜缘内3mm以上。1.2手术方法(1)麻醉:0.5%地卡因表血麻醉,2%利多卡因加上少量0.1%肾上腺素资肉结膜下局部浸润麻醉。(2)手术步骤:在10倍显微镜下操作:①逆向切除窗肉:沿街肉颈部两侧剪开球结膜,钝性分离资肉体部结膜与结膜下组织及窗肉与巩膜间粘连。沿街肉体部弧形剪开球结膜,尽量保留正常的球结膜并将结膜向外推。尽可能完全切除结膜下增生组织、避免伤及肌鞘和汨阜,切除干

3、净手术区巩膜表而的筋膜组织,彻底电凝止血。用有齿锻提起窗肉组织用小圆刀轻刮粘连处,使窗肉组织完整地从角膜表而撕下。②结膜移植片制作:嘱患者向鼻下方注视,2%利多卡因颛上结膜下注射并使结膜隆起,用无损伤锲抓起少许浅层结膜,沿角膜缘作不带结膜下筋膜组织的结膜瓣并作放射状剪开,大小略大于茜肉切除后暴露的巩膜面。③结膜移植片固定缝合:嘱患眼向额侧注视,将移植片平铺于裸露的巩膜冈,上皮面向上,角膜缘侧置于植床角膜缘处。用10-0尼龙线将移植片与角膜缘及结膜做间断缝合并固定于巩膜浅层上。(3)术毕处理:术毕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及地塞米松2mg,敷料遮盖术眼。(4)术

4、后处理:术后每日换药,每天用氧氟沙星眼液、迪非眼液及爱丽眼液滴眼6次,裂隙灯观察角膜创面及结膜植片。角膜上皮修复后用艾氟龙眼液。术后7天拆线。每周复诊1次至结膜充血完全消退。2结果患者术后早期有轻度的异物感、畏光和流汨症状,随着角膜上皮修复、缝线拆除,上述症状逐渐消失。术后结膜植片颜色山淡白渐转红润,1周后血管充盈,水肿消退。角膜上皮术后3〜5天愈合,歙上取结膜移植片处伤口术后2~3天被新生上皮覆盖。术后2〜3周结膜充血消退。术后随访6~15个月,随访结果:24眼痊愈,1眼6个月内复发,复发率4%o3讨论翼状窗肉被认为是眼部结膜受外界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性病

5、变。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主要学说有免疫学说、成纤维转化和结膜移行学说、角膜缘干细胞功能障碍学说等[2]。而术后窗肉的复发是山于手术创伤加快了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所致。茜肉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而氓纯切除复发率高,探讨降低其复发具有较大临床意义。目前预防其复发的方法有:羊膜移植、自体球结膜移植和术中、术后应用抗代谢药物丝裂器素C等。术中、术后应用丝裂霉素C,不仅投药方式复杂,还可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如上皮延迟愈合及巩膜溃疡[3]。角膜干细胞[4]在角膜上皮愈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角膜上皮的缺损修复是通过邻近细胞的增生和向心性移动来完成,而细胞增生主要发生于角膜缘部

6、。正常情况下,干细胞可阻止结膜上皮侵入角膜,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还可以保持角膜上皮的表型。翼状窗肉的发生可能是鼻濒侧角膜缘干细胞少,各种环境因素刺激导致角膜缘干细胞缺失或功能障碍,出现角膜上皮结膜化,进而纤维母细胞增生,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窗肉切除术后造成角膜上皮缺损,其相应处的角膜缘而层组织亦遭到破坏,山于手术的刺激,使结膜上皮细胞增生加快,在角膜上皮得不到及时修复的情况下,结膜上皮作为角膜上皮的替代组织侵入角膜,使角膜上皮结膜化,从而导致简肉术后复发。而自体干细胞移植为受损的角膜缘提供了新的干细胞来源,通过干细胞的分化和向心性移行来修复稳定受损的角膜上皮,

7、恢复了角膜缘的屏障功能,能有效防止结膜上皮及新生血管的长入,从而防止资肉的复发[5]。翼状窗肉手术是眼科门诊常见手术,彻底清除资肉组织是手术的关键。常规的术式是先切除窗肉头部再向体部分离,最后切除根部。术中常因出血而影响操作;手术即使在显微镜下操作,用刀片切除窗肉头部难免会损伤角膜浅层基质,导致角膜不规则散光,影响术后视力。根据窗肉上皮层与前弹力层侵袭特点[6],骨肉与角膜粘连最紧密的部分是头部的Fuchs小岛,其余部分粘连疏松,稍做钝性分离即可。本研究采用的逆向切除,就是根据这种生长特点,最后撕下角膜上粘连最紧密区。术中撕时,调整用力方向,使窗肉组织从角膜表

8、而完整地撕下,必要时使用力背力鼻,完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