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实施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几点体会.doc

浅议实施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几点体会.doc

ID:61632822

大小:1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04

浅议实施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几点体会.doc_第1页
浅议实施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几点体会.doc_第2页
浅议实施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几点体会.doc_第3页
浅议实施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几点体会.doc_第4页
浅议实施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几点体会.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实施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几点体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议实施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几点体会喀喇沁旗蒙古族实验小学乌向玲新课程突出数学学习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推崇“数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大众化数学’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我认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当贯彻“三个新”:一、育人要有新理念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师是导师,是园丁,教学活动是教师育人的主要手段,为育人目标服务。因此,新课程的教学要体现以下三点:1、为发展而学。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

2、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同时获得作为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具体是要促进学生在情感、认识、思维、能力四个方面的发展。2、努力反映时代特点和义务教育要求。新数学课程致力于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53、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主动地参与,不能单纯地依据于模仿与记

3、忆,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时要改变评价观念,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二、教学要有新方法1、注意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宽松和谐氛围。许多数学问题本身就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发现和提出的,因此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或提供一定的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发现和提出。平等、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土壤和阳光,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把情感活动和感知活动结合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2、注意知识背景和体现过程探究

4、。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认为,数学学习是现实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形式。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和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阅读教材、听教师讲课、做练习之外,也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演示、表演等活动;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也可动手设计、制作和做实验。在新课程中,每个知识点基本贯穿在一个现实情境中,注意突出知识的实际背景和知识探究过程,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立足社会需求,力求学习内容生活化以及学习过程经历化,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特别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53、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幻灯、

5、多媒体制作使数学知识得以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而互联网则为数学教育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学习资源和舞台,也提供了一种更为简洁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因此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老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能取到很好的促进作用。4、注意体现讨论、合作、交流。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合作首先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主、自信和学习的主动性,许多平时内向、不善言辞的同学也会活跃起来,勇于发表个人见解,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其次,有利于创造自由、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思维的伸展,这也是愉快学习的一种形式;合作的能力,这正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

6、每个人生存的必备条件。5、注意布置生活化的作业。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作业布置应当尽量与生活联系起来。如学习了长度单位,可以测量自己和父母的身高;认识了人民币可以用自己零用钱买所需要的东西等。三、构建积极的多元评价新机制。现代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务必应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要求建立相应的以激励为主、从多种角度综合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新机制。这种新机制必须在“六化”上下功夫:1、评价标准多元化。现代

7、教育提倡学生“全面+个性”5的共同发展,尊重和鼓励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坚持个性发展和教育共性要求的统一,这就要求评价必须兼顾个性和共性两个方面,采用多元的评价标准。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新课程评价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的主体可以是老师、学生,也可以是家长等校外人员。老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主要的评价主体之一,老师对学生赞赏能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要求把评价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自我评价,通过反思,“自己和自己比”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自我,使学生更明确更理

8、性地学习。同时,也可以开展组内互评。学生对他人的评价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是自我反馈、互相学习的过程,能够促进学生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此外,也提倡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