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乡镇(街道)统计基础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加强乡镇(街道)统计基础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ID:6959078

大小:34.5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1-31

加强乡镇(街道)统计基础建设的意见和建议_第1页
加强乡镇(街道)统计基础建设的意见和建议_第2页
加强乡镇(街道)统计基础建设的意见和建议_第3页
加强乡镇(街道)统计基础建设的意见和建议_第4页
加强乡镇(街道)统计基础建设的意见和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强乡镇(街道)统计基础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加强乡镇(街道)统计基础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将完善统计体制第一次写进了党的纲领性文件,给统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当今时代,统计工作如何建立全面反映区域经济、循环经济、科学发展、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的统计调查制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件大事。逐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职能越来越显得重要,但现阶段无论统计基层基础、统计指标体系、统计调查方式,还是统计服务水平和统计产品的公信力等都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这种局面的形成无疑有多种原因,但社会对统计工作的认知度低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市、县、乡政府统计

2、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比较,统计职能在逐步加强,而统计工作条件、环境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在统计基层基础等方面甚至逐步弱化,尤其是乡镇的统计基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我市乡镇统计基础现状   最近,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我们对全市乡镇统计机构人员、设备及工作情况作了专项调查,乡镇统计基础现状令人堪忧:   1、统计机构不健全、经费无保障。全市共有217个乡镇,其中乡镇207个,街道10个。从统计机构情况看,全市现有统计机构33个,仅占总数的15%,其中,安乡20个乡镇的统计机构基本健全,XX有11个乡镇的统计机构尚还存在,XX、德山开发区各有1个乡镇存在统计机构,其余乡

3、镇的统计机构要么名存实亡,要么不复存在;从统计经费预算情况看,有预算的乡镇15个,仅占总数的7%,其中,千元以下的5个乡镇,1—5千元的6个乡镇,5千元以上的4个乡镇。这些有经费预算的乡镇,XX占11个,XX2个,武陵区和德山开发区各1个,其余乡镇均没有统计经费预算。   2、兼职统计人员普遍,人员队伍素质较好但年龄结构偏大。从统计人员配备情况看,全市217个乡镇共配备258名专职统计员,其中专职人员18名,占总计的8%,兼职统计人员228名,占总数的92%;从统计人员素质情况看,全市乡镇统计人员中中专及以下人员68名,占总数的26%,大专及以上人员190名,占总数的7

4、4%;从年龄结构情况看,40岁以下人员172名,占总数的三分之二,40岁以上人员86名,只占总数的三分之一。   3、统计设备几乎无投入。全市乡镇仅有德山开发区所辖的2个乡镇配备了微机,且联接了互联网,区县所属乡镇均未配备统计专用微机设备。近五年乡镇统计受经济条件制约,统计设备投入处于空白状态。   4、统计工作条件差。一是乡镇有办公用房的只有29个,仅占总数的14%;10个街道有办公用房的仅有1个;二是乡镇统计每月完成统计工作所需时间约9天,占月工作量的40%,街道统计每月完成统计工作所需时间约15天,占月工作量的65%,其余时间还需兼顾大量的乡镇事务性工作;三是全

5、市所有乡镇没有一个乡镇发放统计补贴。   二、乡镇统计基础现状所反映的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是统计机构不健全,统计兼职现象普遍,导致统计队伍极不稳定。2001年机构改革时乡镇撤并“七站八所”,统计机构首当其冲,原有比较健全的乡镇统计网络不复存在,专职统计人员大量精简,取而代之的是兼职统计。这些统计人员除应付统计报表任务外,还需完成其他工作。大部分乡镇统计人员多则干1—3年,少则干3—5月就走马换将,统计工作岗位如“击鼓传花”,没有多少人安心从事统计工作,究其原因还是在于统计岗位既辛苦又清苦,一旦有机会,想方设法脱离统计岗位。据调查了解,有一个乡镇5年换了6任统计员

6、。   二是统计日常工作经费无保障。全市仅有15个乡镇有统计经费预算,这些有统计经费预算的乡镇党委政府比较重视统计工作,统计人员相对稳定,统计基础比较扎实,统计工作开展的难度相对较小。而93%的乡镇没有统计经费预算,日常工作经费无保障,凡需要乡级财政解决的基本工作经费,很多情况下依靠统计人员个人关系去争取,或通过县局去协调,或通过相关文件明确乡镇解决。这种现状造成财政困难的乡镇的统计工作能拖则拖,能敷衍的则敷衍了事。统计工作职能形同虚设。   三是受县、乡财政制约,乡镇信息化建设近五年几乎无投入。近几年全国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财政、公安、计生等职能部门通过“金某工程”

7、等给乡级下拔了相关设备或资金,已健全了信息化网络,工商、民政、交通等职能部门每年安排部分乡镇武装计算机设备,改善工作条件,建立信息化网络。目前,县级以上政府统计部门信息化建设与其他部门比较已经明显滞后,况且乡镇统计信息化建设无上级拔款,纯粹依靠县、乡投入是无法改变目前落后现状的。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看,核心问题在于市、县、乡统计经费严重不足。目前这种尴尬局面的形成,主要是统计事业费分级负担的财政体制造成的。中央、省级统计事业费没有一分钱投入到乡镇,完全依靠县、乡财政办统计事业,这种状况在计划经济时代尚可,在市场经济条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