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教学呼唤探究性教材

探究性教学呼唤探究性教材

ID:10095543

大小:4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25

探究性教学呼唤探究性教材_第1页
探究性教学呼唤探究性教材_第2页
探究性教学呼唤探究性教材_第3页
探究性教学呼唤探究性教材_第4页
探究性教学呼唤探究性教材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性教学呼唤探究性教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性教学呼唤探究性教材《化学教学与实验》2003年第6期浙江省丽水学院附属高中杨帆(323000)摘要:现行知识传授式教材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构建探究性教材是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先决条件。探究性教材应该具有的内容的生成性、过程的探究性、问题的开放性和交流的互动性等特征。关键词:探究性、化学教材、特征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它倡导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或小组合作方式的探究,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丰富情感体验,培养科学态度。但在具体实践中,却时常遭遇来自教材滞后的困扰,即探究式学习方式与传授式教材的冲突,使得探究活动常常

2、无法深入开展下去。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开展探究式学习必须先构建探究性教材。以下是笔者对探究性教材特征的理解。一、内容的组织应具有生成性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经历,一种心智活动过程,这就要求教材内容的组织要有一定的生成性。研究性教材应该象一个初生的婴儿,蕴含着无限的生长时空,通过师生的参与、探究、创造,为其源源不断地提供“养分”,使其不断发展,自然达成结论,而不是把结论简单地呈现给读者。如: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推断钠与水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分析上述几个实验,你得出的中和反应的实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因为未知,才有魅力

3、;因为期望,我们才会探究。遗憾的是我们现有的高中教材(包括新教材)很多内容都属于直白式的叙述。教材往往急不可待地要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即使有问题和讨论的设置,也多属于自问自答型。前面问有什么现象,后面就紧跟着告诉学生;讨论题刚刚展示给学生,随之而来的就是结果。我们应该意识到教材毕竟是静止的、它只能一次性展示给读者,学生不会视而不见,更何况优秀的学生大多都有预习的习惯。这样的设计使得每个学生都变得有先见之明,对所要探究的结果了然于胸(但不一定理解),谁还会自找苦吃,去认真实验、仔细观察、冥思苦想呢?如此,教师精心设计的探究活动只能是一厢情愿、毫无意义的活动

4、,任凭你怎样满怀激情地诱导、启发,学生总是以不变应万变,不会有丝毫的兴奋和发现(在示范课、观摩课上表现出来的多是一种应景式的假兴奋、假发现)。5因此,在静态的教材中建构动态的生成过程,是探究性教材首要考虑的问题。也许有人会担心学生的答案不准确,会以讹传讹,影响教学质量。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在每次探究结论得出后,都会有交流评价,更重要是有教师的点评。当然,对于一些较复杂、严谨的结论,也可以在教师用书中给出,以供教师参考,在学生百思不解时,教师再提供给学生,相信会比直接给予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二、过程的设计应具有探究性传统教材的过程设计多是演绎性、验证性的,

5、特征是简洁明了,知识容量大,思维含量小,有利于知识的高密度传授,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是接受式教育理念的反映。以化学的元素化合物为例,一般的设计主线都是“结构—性质—用途”,其指导思想是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根据结构推断性质(结构一般是直接告知的),然后用实验验证性质,验证的结果与预测完全吻合,很少有“意外”情况。整个过程缺乏探究性、缺乏情感体验,很难进行探究式教学。探究性教材应以探究模式设计教学过程,如“问题—实验探究(包括方案设计和实验操作)—科学抽象—结论—应用”模式等。以水的组成为例,探究性教材不应直接告知水的组成,而是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去引

6、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先通过水的电解产物的检验,探究出水的组成元素;再通过测量两种生成气体在相同状况下的体积比探究组成水的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推断出水的组成,写出水的化学式。这样,学生对水的组成的理解才是深刻的。更重要的是,学生经历了对水的组成的探究过程,在探究中体会到了科学探索的方法,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潜移默化地增加对自然科学的亲和力,这些都是接受式教学所无法做到的。三、问题的设置应具有开放性探究过程是一次充满变数的科学历程,科学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探究性教材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以开阔的胸襟、恢宏的气度迎接师生的参与、开发。开放

7、意味着思维樊篱的拆除,意味多维度思考,问题设置越开放,就越有利于激发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越有利于启动师生、生生的多维互动。为此,教材一方面要重新审视原有问题的设置,增加其开放性。譬如,在硫酸根离子的鉴定内容中,如果将“能否利用这个反应检验硫酸根离子呢?”「1」改进为“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检验方法的探究”,问题的开放度就会增大,学生在设计鉴定方案时,对于需要排出的干扰离子、含Ba2+离子溶液的选择、酸试剂的选择及滴加顺序等就会有多种假设,经过反复探究、交流讨论,最后可能会得出比教材中更合理、更科学的鉴定方案。另一方面,要挖掘教材内容,研制一些开放性问题。如可以

8、选择教材中一些难度不大、装置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自行设计。笔者曾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