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学总论老师讲稿

针灸治疗学总论老师讲稿

ID:17402333

大小:3.08 MB

页数:81页

时间:2018-08-30

针灸治疗学总论老师讲稿_第1页
针灸治疗学总论老师讲稿_第2页
针灸治疗学总论老师讲稿_第3页
针灸治疗学总论老师讲稿_第4页
针灸治疗学总论老师讲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灸治疗学总论老师讲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广州中医药大学吴加利TEL:13265039998QQ:107998714针灸治疗学带着问题来学习1.针灸治疗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2.针灸的治疗作用是什么?3.针灸治疗的原理与应用是什么?针灸是怎么治病的?头痛扎头?手痛扎手?第一章治疗学总论是针灸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经络学说为核心,以针刺和艾灸为主要手段,遵循辨证论治、循经取穴等规律,防治疾病,并阐明其作用机理的一门临床学科。针灸治疗学针灸治疗疾病要综合运用脏腑、经络学说,运用四诊、八纲理论,并注重经络穴位诊断,再将临床上各种不同证候进行分析归纳,以明确疾病的部位是在脏在腑,在经在络,在表在里;疾病的性质是属寒

2、属热,属虚属实。根据辨证结果,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并考虑腧穴作用、机体特异性,按方施术。以通其经脉,调其气血阴阳,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或补或泻,或补泻兼扶其正气,祛其邪气,使机体阴阳恢复相对平衡,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长期以来,许多人对针灸有一种偏见,认为针灸是一种简单的治疗方法,没有什么理论,只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痛为腧罢了。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也是不正确的。作为一名好的针灸医生必须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进行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总论中分别就针灸治疗的作用、治疗原则、辨证方法、针灸处方四部分进行讲述,在各论中结合具体病症进行分析

3、,以使同学们掌握针灸辨证论治的方法,为针灸临床实践奠定基础。第一节:针灸的治疗作用机体正常:经络通畅、气血条达、脏腑协调、阴阳平衡。病态机体:经络壅滞、气血不畅、脏腑失调、阴阳失衡。治疗作用阴阳纲扶正祛邪法则强疏通经络气血畅三大功能不可忘针灸治病疾病针刺艾灸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一、疏通经络(一)经络气血失调是疾病产生的重要病理变化:经络是五脏六腑和体表肌肤、四肢、五官七窍相互联系的通道,具有运行气血、沟通机体表里上下,和调节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经络“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所以一旦经络气血功能失调,破坏了人体的正常

4、生理功能,就会引起种种病变。(二)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大法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经络气血失调,致使经络气血偏盛偏衰、经络气血逆乱、经络气血阻滞,而引起种种病变,治疗即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经络气血虚衰,脏腑功能减退者、属虚证、治宜补法;经络气血偏盛、脏腑功能亢进、属实证,治宜泻法,进落气血逆乱者,或属于气血虚衰、或属于脏腑功能失调,均可据其虚实而调之。疏通经络,就是调理经气。经气包括了人体的元气、谷气、宗气等,对协调阴阳,抗御病邪、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三)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针灸治病是采用针法和灸法,作用于腧穴、经络,通过经气的作用、调阴阳,补虚泻

5、实,扶正祛邪、通其瘀滞、理其气血,从而排除致病因素、治愈疾病。如阳明经气偏盛引起的身热,口渴,可取阳明经内庭、曲池泻热止渴;阳明经气偏衰引起的身寒,可取阳明经足三里、合谷温补之。再如足阳明胃经浊气上逆,引起呕吐,足阳明胃经清气不升引起的腹泻、腹胀等症,均可取足阳明经足三里治之。以上均可通过疏理阳明经气,调理气血,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二、扶正祛邪(一)疾病的发生及转归与邪正斗争。疾病的发生,关系到人体正气和致病因素(邪气)两个方面。所谓正气,即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和其抗病能力。所谓邪气,是与正气相对而言,即泛指对人体有害的各种致病因素,如外感六淫,痰饮、淤血和食积等。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

6、的发生,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正邪相争的具体反应。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体的正气不足的抵御外邪,或病邪侵袭人体的力量超过了人体正气时,即可发生疾病。正邪双方在斗争中有消长的变化。一般地说,正气增长则邪气消退,而病向愈;若邪气增长则正气衰退,而病转恶化。随着邪正双方的变化,疾病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病机和证候,即《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二)扶正祛邪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法则疾病的过程,就是邪正相争的过程,所以治疗疾病就是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正邪双方的力量对比,使之有利于想痊愈方面转化。所以,扶正祛邪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法则。补虚泻实,是扶正祛邪这一法则的具体应用。在邪正双方

7、斗争中,二者盛衰的程度不同,其病证也不同。所以治疗时,实证应予以泻法,虚证应予以补法。在临床应用时,要根据正邪在病程中所占的地位,决定扶正祛邪的主次与先后。扶正适用与正虚而邪不盛的病症;祛邪适用于邪实而正未伤的病症;扶正与祛邪同时应用,适用于正虚邪实的病证;但应分清主次,正虚较重者,则扶正兼祛邪,邪实较重者,则祛邪兼扶正;当病邪较重,但正气虚弱不耐攻伐时,应先扶正后祛邪;当病邪甚盛,正气虽虚,尚可攻伐时,宜先祛邪后扶正。(三)针灸实现扶正祛邪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