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颈椎病55例疗效观察.doc

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颈椎病55例疗效观察.doc

ID:17442769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8-31

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颈椎病55例疗效观察.doc_第1页
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颈椎病55例疗效观察.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颈椎病55例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颈椎病55例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观察针推结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55例用针推结合治疗,对照组25例用颈复康颗粒治疗作比较。疗程均为十二天,各疗程连续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55例,临床治愈26例(47.27%);显效16例(29.09%);有效10例(18.18%);无效2例(3.63%);总有效率96.36%。对照组25例,治愈6例(24%);显效5例(20%);有效8例(32%);无效6例(24%);总有效率76%。治疗组与药物对照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2、针推结合治疗颈椎病,宜于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颈椎病针推疗法药物疗法  颈椎病是以头晕、颈、肩、上肢疼痛,麻木症状为主的一种常见病。笔者结合临床经验,自拟针推结合治疗颈椎病55例,取得了较好效果,与药物对照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所选病例均为我院卫生所门诊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就诊病人,根据其就诊先后随机分为针推治疗组与药物治疗对照组。各患者经X线拍片,结合体征检查确诊为颈椎病。治疗组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76岁,平均45.1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36年,平均4.3年。对照

3、组25例,男11例,女14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72岁,平均40.1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达24年,平均5.5年。  2治疗方法  治疗组以针刺结合推拿治疗,选取主穴百会、风池、肩外俞、阿是穴,后溪、太溪。针剌治疗方法:百会针尖向后,沿皮行缓慢捻针补法;双风池针尖分别向对侧眼眶内眦进针,行捻转平补平泻法;肩外俞以45度角椎体斜刺,行捻转泻法;阿是穴避开神经及大血管,依所在部位慎重进针,行捻转泻法;后溪直刺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太溪直刺行提插补法。各穴位针刺深度依病体灵活掌握,宁浅勿深。推拿治疗方法:遵循手法由轻到重,先以三指拿法连贯拿颈项及肩部五次,然后用

4、滚法从颈项到背部,从颈项到肩部各行三次,再点按主穴位,弹拔扳颈点各二分钟,接着牵引头部二分钟,扳颈左右各一次,最后用掌对揉颈椎、擦肩背,抖动上肢及搓上肢均各三次而结束治疗。治疗体位多选患者骑坐椅而手扶靠背为主,年老体弱者可采用俯卧位。治疗时间:针剌留针二十分钟,出针后推拿治疗约半小时,针推结合治疗隔日一次。对照组给予颈复康一次二袋,口服,每日二次。疗程均为十二天,各疗程连续治疗。2  3治疗标准及治疗效果  3.1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颈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局部压痛减轻;有效:主要临床症状消失,已能正常工作、学习,但局部

5、仍有压痛;无效:与治疗前相比较,主要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3.2治疗效果  治疗组55例,临床治愈26例(47.27%);显效16例(29.09%);有效10例(18.18%);无效2例(3.63%);总有效率96.36%。对照组25例,治愈6例(24%);显效5例(20%);有效8例(32%);  无效6例(24%);总有效率76%。两组疗效相比,经X检验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4讨论  颈椎病各种临床症状的根本原因,主要是颈椎间盘的退行性病理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尤以从事低头工作或有颈部损伤史者多宜发病,因此劳损及损伤,脱位等因素就加速了

6、这种退变过程,而这些退变均可引起椎间孔的前后径变小,使神经受到挤压,受压的神经因此发生损伤性炎症,甚至出现变性。另外骨质增生也是该病的常见原因,椎体后缘的增生可突入椎管刺激压迫脊髓,侧方及钩突部位的增生可突入椎间孔,刺激压迫神经根及椎动脉,而椎体前方的较大增生向前突出,可刺激压迫食管。  本病当属祖国医学之“痹证”范畴,《素问痹症篇》云:“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之气也”。又如《杂病源流犀浊诸痹源流》:“痹者,闭也。三气杂至,壅蔽经络,血气不行,不能随时祛散,故久而为痹”。该病多因太阳经督脉及督脉空虚所致。若卫阳不固肾气不足,则风寒湿邪乘虚而入,以致经

7、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故临床上出现颈项强直,掣引肢臂麻木疼痛,而肾虚又不能生髓充骨,是骨质退变的主要内在因素,治疗本病当疏经活络,行气活血,兼补肾气为原则。  针刺前选诸穴,选穴及手法得当,故而疗效确切,另加推拿使上述治疗原则得以加强,劲部软组织的粘连得到松懈,改变了受压组织与压迫物之间的关系,如牵引加扳颈起到了纠偏的治疗作用。另外TO1等还观察到,当手法旋颈时,可使椎动脉灌注量减少,又转到功能位时其全部恢复,从而使病灶得以改善。而本法治疗无效的主要原因是:保守治疗不能直接清除某些病理改变,如骨刺压迫主要组织较久,手法治疗难度大,以及韧带的钙化,纤维变性等均

8、不能很快调整,有些患者治疗时间有限等原因。  综上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