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doc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doc

ID:20497050

大小:16.9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1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doc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doc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doc_第3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宣威市西宁一小耿聪梅说到美育的教学,大家自然而然地想到学生所学的音乐课、美术课,长期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人们普遍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认为数学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一个枯燥无味的机械的重复,而忽视了我们的小学数学中也处处是美。数学在小学阶段所有学科中是最抽象的学科。数学不像音乐与绘画那样让人能够酣畅淋漓地表达个人的情感,也不像音乐绘画那样能够直接引发人感官上的愉悦,进而与作品同呼吸共命运,达到审美者独特的审美享受。数学知识它不声不响,就那十个数字,若干个图形符号,在感官

2、上无法给人以亲切的感觉。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也很难从小学生的嘴巴里听到对数学的由衷赞美!小学数学教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历了几多改变,现行的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材更好地把数学的美展现在人们面前:一、数字美,符号美,计算更美;十个书写简洁方便的阿拉伯数字看似枯燥,但它们是从无数具体的物体数量中抽象得出,让学生在认数、写数的同时让学生喜欢数学,有着丰富的美的蕴含。“1像铅笔,会写字;2像鸭子,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称钩,来买菜;6像哨子,吹声音;7像镰刀,来割草;8像麻花,

3、拧一道;9像蝌蚪,尾巴摇;10像铅笔加鸡蛋。”朗朗上口的儿歌中更让我们感到数字的美。用10个有限的数字能记出无限多的数,再加上加、减、乘、除4个美丽的符号,就能准确的描述出数学中的四大基本数量关系。这与绘画时利用三种原色可以绘出众多色彩缤纷的图画;与作曲中凭借七个音符能谱出各种令人心醉的乐章一样,是多么令人惊叹的美!还有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成为上口成诵的“九九”歌诀,语言精炼,形式整齐,让我们的乘法计算充满了一种神秘的美。有了数字,有了符号,我们的计算中更显数学的美:1×1=111×11=121111×

4、111=123211111×1111=123432111111×11111=123454321……二、对称美,和谐美;在教学几何知识时,通过操作、观察、度量、绘制等,让学生领悟直线美、曲线美、平面图形美、立体图形美,并在它们中寻找那一份和谐的对称美。对称与和谐都是形式美的重要标志。它给人们一种圆满、匀称、协调、平衡的美感。在小学数学中,对称与和谐的美比比皆是,简单几何图形中的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圆等都是轴对称图形,这些图形又把我们带回到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让我们更加深刻地领悟到这个世界带给我们的这一

5、份简单的美:漂亮的衣服,美丽的杯子,就连我们自己的身体也是如此的美。小学数学中的对称美、和谐美不仅表现在几何图形中,还表现在一些运算中。例如,加法和乘法就具有对称美,a+b=b+a与a×b=b×a是简单的对称式。正是这种对称美,揭示了加法和乘法的可交换性,从而归纳出重要的运算定律——交换律。又如,在珠算加法练习中,先让学生在算盘上拨上对称数112211,然后连续加11次,算盘上就会出现优美的对称数1234321。除此之外,在小学数学中还到处可以感受到和谐与平衡的美,在教学解方程中的未知数时,教材引入了天平的平

6、衡原理,这一简单的原理,给人们以和谐平衡的美感,也让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并掌握方程中未知数的求法。三、数学知识结构美,数学课堂表现美;数学知识的系统性比较强,知识前后联系密切,通过由此及彼的转化,能促使知识的迁移,更方便学生掌握新知,并由此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美。如在教学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后,我们就可以运用割补、拼合等方法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又如在教学由商不变性质到分数的基本性质,再到比的基本性质;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异分母分数加减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等等时,都充分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7、,促使学生产生知识迁移,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从中感受到数学知识所蕴含的内在结构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生动具体的教学过程,紧张激烈的学习比赛,饶有情趣的数学故事,富有魅力的数学知识,无不给学生以美的体验。在数学中要让学生在感受美、体验美的同时具有充分地表现美、创造美的空间。例如,计1+2+3+……+98+99的和时,如果按运算的顺序逐步计算,则计算的次数太多,速度太慢,结果还易错。而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这样来想:1+99=100,2+98=100,3+97=100……这

8、样的数对共有100÷2=50(对),所以1+2+3+……+98+99=(1+99)×100÷2=5000,这不是学生自己发现数学中的美了吗?又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一课后,我布置了这样一道课外作业:请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设计一幅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图案。学生积极性很高,设计了一张又一张,直到自己满意为止。然后师生一起进行评比,评出最佳作品和优秀作品展览表扬。这样既达对轴对称图形的巩固认识,又通过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