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ID:21664287

大小:3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第1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第2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第3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第4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方法:“听、说、读、写、思、练”相结合教学课时: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文言文(先秦诸子散文)为主,从知识结构来看,应以培养文言文语感为主,学习文言文知识,积累文言词语。《生于忧患,死于欢乐》是一篇说理散文(议论文)更应通过朗读、背诵等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古为今用,以达到“坚毅心志”的教学效果。从构思方法来看,本课以说理为主,有理有据,鲜明的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可以采用“听、说、读、写、思、练”等多种方式了解议论文写作知识。从情感价值观来看,学会鉴赏文学著作的哲学魅力,活学活

2、用,从而提高师生的文学品位和人生价值观。[设计意图]研究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促使教与学有计划、有目的、科学、合理的进行。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九年级已初步了解文言文相关的知识与学习方法并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大部分学生已经学会联系个人的感受进行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而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合作交流中收获学习方法并提高自己的能力。[设计意图]研究学生,以学生兴趣和感受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清作者的思路,理解作者的观点。2、学习文言文阅

3、读方法,掌握文言实词、通假字、多义词的意义。3、掌握议论文知识及阅读方法,学以致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说、读、写、思、练”的方法学习、对比、积累知识。2、通过朗读、讨论、背诵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的综合语文能力。3、通过搜集作家资料、写读后感、开辩论会等多种形式养成探索与发现、归纳与整合学习资源的能力。情感价值观:1、培养学生心志坚毅的信心,战胜困难、奋发向上。2、从文言作品中汲取养分,古为今用,提出自己的见解。[设计意图]体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和文言文教学的双基要求。促使教与学有计划、

4、有目的、有秩序的进行。四、教学重点:1、学习文言文、议论文知识及阅读方法,学以致用。2、理清作者的思路,理解作者的观点。[设计意图]学生运用文言文、议论文知识快速阅读课文,理清作者的思路,理解作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五、教学难点:1、文言文、议论文知识及阅读方法的实践。2、课前预习与课外作业的落实与指导。[设计意图]学会换位思考,实践文言文、议论文知识及阅读方法。六、教学方法:教法——读写并重、讲练结合、讨论点拨法。学法——阅读、批注;合作、交流;听、说、读、写相结合。[设计意图]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5、—面向全体学生并结合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灵活变通、全面提高。七、教具准备:“问题”字条、“练习”纸单。[设计意图]教学省时、快捷、方便、实效。八、教学要求:1、学生自读课文,做出阅读批注,提出阅读问题。2、课前自查工具书,疏通字词。3、搜集作家资料、了解作者与作品。[设计意图]此项即课前预习要求。通过学生动口动心动手动脑促使教与学有计划、有目的、有条理的进行。九、教学课时:一课时[设计意图]体现教与学的具体目标与详细过程,有计划、有针对性、有实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十、具体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

6、图教学方法教学反思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导入语(略)。师生互动。引入新课结合实际,创设情景,走进课堂与文本。初读课文范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1、小声跟读,标注读音与节奏。2、自由诵读,理解文意。3、朗读展示。以读带学,以读代讲,熟读成诵。朗读牛刀小试合作探究“问题”字条:1、请给文中的“畎、说、鬲、空、拂”等字注音。2、划分朗读节奏。3、注明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4、课文题目是什么意思?5、议论文的三要素指什么?学生再读课文:小组合作(3—4人),教师提出要求:1、边读边讨论;2、边勾边批注;3、放

7、过已懂的,讨论能懂的,写下不懂的。4、每组提一个有质量的问题。主动板写答案。(自由选题、抢答、补充。)紧扣文本,每小组只有一次提问机会。(可派小组代表将“问题”直接写在黑板上——提前多准备几个,若与别的组重复可立即换掉。)复习旧知,温故知新;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初设悬念,埋下伏笔。学生自学能力、小组协作精神、发问与质疑习惯的培养。写研读携手共进按题序解疑,可请学生“支援”,教学相长。师生课堂互动: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突破教学难点,创建学生成长平台。说听沙场点兵1、分大组印发“练习”纸单:

8、第1组:列出文章结构提纲。第2组:翻译句子。第3组:解释多义词。第4组:完成课后练习三。2、尝试背诵课文。1、2人合作完成——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每组选2代表板演)2、尝试背诵课文。突出教学重点,消化吸收、讲练结合、能力提高。练反思收获启发学生从文章内容、作者的观点、写作技巧、情感教育、课堂学习、文言文与议论文知识等方面谈本节课的收获。1、小组交流。2、口头总结。学习、总结、对比、积累、提高。说奇思妙想1、人的“大任”是“天降”的吗?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