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杂谈 (23)

物理杂谈 (23)

ID:21709268

大小:1.36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0-20

物理杂谈 (23)_第1页
物理杂谈 (23)_第2页
物理杂谈 (23)_第3页
物理杂谈 (23)_第4页
物理杂谈 (23)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杂谈 (2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科物理ArtsPhysics联系:xie_dong_@163.com文科物理主讲:谢东1在这里,你将听到物理学史上很多趣味横生的故事了解发现背后的秘密在这里,你将结识124位物理学家分享56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成就在这里,你将学到你身边的物理即使你不想当爱因斯坦,物理也和你的生活息息相关!欢迎走进文科物理课堂2我们这门课的主要目的,不是叫你们如何应付考试,甚至不是让你们掌握这些知识……我希望的是,你们能够像真正的物理学家们一样,欣赏到这个世界的美妙。物理学家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我相信,是这个现代化时代真正文化内涵的主要部分。也许,你们学会的不仅仅是如何欣赏这种文化,甚至也愿意参加到这个

2、人类思想诞生以来最伟大的探索中来。——理查德.费曼欢迎走进文科物理课堂3物理学——科技之母,理性之光。既能派生出许多应用性专业和技术,又积淀了浓厚的人文精华和美学色彩,就如这把拆扇,她的欣赏价值也许并不亚于他的实用价值。4第一篇绪论为什么要开设“文科物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何谓物理学?何谓人文?及其相互关系?***课程相关的几个问题参考书、成绩评定、课外学习网站第一篇导论5为什么要开设“文科物理“?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要20世纪初的学术巨匠,是一批学贯中西的人第一篇导论21世纪的大师,将出自那些文理兼通的人6第一篇导论走出“半个人”的教育模式“科技与人文分离导致了两种畸形人的出现:只懂技

3、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科技奢谈人文的边缘人……”——梁思成“为了避免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危机,消除现代文化中两种文化——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的隔阂是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吴健雄在大学中对文科学生开设物理课程正是消除这两种文化隔阂的有效举措之一。/一、为什么要开设“文科物理”?7第一篇导论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物理学的发展是许多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新技术学科产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和前导。/一、为什么要开设“文科物理”?物理学作为研究自然界最普遍规律的科学和最成熟的自然科学其思想方法,是科学方法的典型代表,对世界观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是直接的。物理学的发展

4、对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时刻的影响。8千禧之年,加拿大的《环球邮报》、美国新闻周刊和英国BBC等10几家世界级大媒体作了一次调查,请世界各国的读者评选,从公元1001年至今,1000年来对整个世界影响最大的100位名人。第一篇导论/一、为什么要开设“文科物理”?猜猜看是谁荣登榜首?9NO!拿破仑?成吉思汗?NO!第一篇导论/一、为什么要开设“文科物理”?10比尔·盖茨?莎士比亚?NO!NO!第一篇导论/一、为什么要开设“文科物理”?11爱因斯坦杰出的物理学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被全世界公认!是!第一篇导论/一、为什么要开设“文科物理”?12“2005世界物理年”徽标意义:技术进步和

5、国际合作共建光明的未来第一篇导论/一、为什么要开设“文科物理”?131905年3月《关于光的产生与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1905爱因斯坦奇迹年1905年4月《侧定分子大小的一个新方法》1905年5月《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1905年6月《论动体的电动力学》1905年9月《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超越爱因斯坦---21世纪的物理学第一篇导论/一、为什么要开设“文科物理”?14第一篇导论物理课对科学素质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接受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了解科学的价值和功能。大学教育素质教育科学素质/一、为什么要开设“文科物理”?15第一篇 导论第二篇 从蛇头

6、到蛇尾第三篇 从萨维阿奇大船到爱因斯坦的飞马第四篇 从永动机到麦克斯韦妖第五篇 从虚无到无所不有第六篇 从简单到复杂第七篇 物理杂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篇导论16晚清使用的“格致”或“格物”代表自然科学知识,1900年,上海江南制造局译刊《物理学》一书,书名袭用了日文名称即日文汉字未做改变。数年之后,我国逐渐统一采用了具有近代科学含义的学科名称“物理学”。物理学研究物质世界的基本结构、基本相互作用和最普遍的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关于人文与物理相互关系的思考第一篇导论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一词的由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礼记·大学》17文文学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史如果我们

7、不了解过去,也就没有希望掌握未来关于人文与物理相互关系的思考人文是什么?哲谜宫中望见星空第一篇导论18文文学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好的文学能描述出隐藏在人类感情及行为背后,最深不可测的内心自我(或他我)的情操。而一位好的物理学家则会看到隐藏在普天下美妙神奇万物后面的自然界的“自我”;会看到一个除肉眼能看到的世界之外的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第一篇导论关于人文与物理相互关系的思考machtsichtbar19史如果我们不了解过去,也就没有希望掌握未来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