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杂谈 (48)

物理杂谈 (48)

ID:21810826

大小:1.12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8-10-20

物理杂谈 (48)_第1页
物理杂谈 (48)_第2页
物理杂谈 (48)_第3页
物理杂谈 (48)_第4页
物理杂谈 (48)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杂谈 (4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科学、物理学、量子力学西方近代科学科学中的物理学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张永德1前言科研教学之余,偶或思索自问:现在的众多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科,习惯统称之为近代科学技术,它们有没有共同的本质特征?特别是近代科学,它如何界定?最基本的要素和特征是什么?它为什么只发源于西方而未能发源于中国?这类近代科学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吗?从近代科学问题上将眼光收拢,转向物理学,关于它也可以提出和探索许多问题。广角思考之后,将眼光再次收拢,聚焦在量子力学上。于是在更高、更宽广的视野背景下,再次凝视一番我们为之呕心沥血的量子理论。这样不仅可以提出更多问题,也许还能更清楚地看到量子理论的本质、其间的

2、相互关联、以及将来可能的发展趋向。这里所谈内容,当然不是什么结论。事实上,其中可能有疏偏、错误、曲解和简单化的地方。作为“一得之见”提出来,仅仅是为了交流参考,活跃思想。2(一)西方近代科学3I)近代科学范围的界定(1)“实验验证”——从实践出发→实践检验。“逻辑体系”——理智、自洽、普适、可量度。“西方近代科学”的五要素:因果性:有因果关联、有实验响应的。无任何相互作用、不受任何影响的事物不属于科学研究范畴。“人世界”“鬼世界”;“黑洞世界”“白洞世界”。普适性:满足前提下,结论普适,与观察人无关。规范变换不变原理。自洽性:体系内部所有结论是自洽的。4近代科学范围

3、的界定(续2)可重复性、可检验性:所有结论都可以接受检验。不能重复、不可检验的事,不属于科学的范畴。可量度性:不可量度的事物不能算近代科学的范畴。爱情—不属于科学。那是“糊里又糊涂的”、缺乏理智的、不可度量的。作曲家的激情。没有理性基础、无因果关联、不可重复、无法检验、不可量度的命题属于文学、艺术和宗教等的范畴。如来佛头上有多少根头发?孙悟空体重是多少?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人类各种情感——各种“笑”;宗教信仰;音乐灵感;…5II)近代科学的本质现象和经验+逻辑演绎+实验验证=“逻辑实验主义”从经验和现象出发,运用逻辑演绎建立一个逻辑自洽体系。再返回实践,经受检验,

4、得到进一步修正和发展。近代科学的本质是否可以归纳为:唯物的逻辑实验主义。不是只承认经验、不是概念复合、符号主义。而是:承认物质的客观存在性、承认客观规律的物质性。例如:桌子、月亮。物质与精神——对立统一体。人脑思维过程——既是精神过程也是物质过程,是同一过程两个不可分割的侧面。大致像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近来牛津:信息是物理的。哲学上的对立统一,人们应当着重于“对立”——为斗争哲学寻找理论依据呢?!还是应当着重于“统一”——强调统一、强调共性、强调团结呢?!不管哲学家如何说,脑科学家感兴趣的是:两者间的关联、对应和统一。6III)近代科学发源于西方(1)西方近代科学的

5、摇篮是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原本”其思维的模式为:从实践中抽出公设+逻辑演绎=构成理论→用于实践。这种“逻辑+实证”的传统有曲折的发展:15-16世纪,科学曾经沦为神学的奴仆(“天使博士”托马斯﹒阿奎那主张:“科学是神学的奴仆”)。经过哥白尼、布鲁洛、加里略的斗争,使科学挣脱了侍奉上帝的束缚。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测量、实验和分析的近代科学的理性思维模式逐渐形成。7近代科学发源于西方(续2)中国有雄厚的技术史,但确实没有相应雄厚的科学史。四大技术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当然,在中国3千年文明史中有不少科学成果的亮点。中国古代对自然界研究的基本特征:总体而言

6、,中国古代研究者常常是:“天人合一”的、直觉的“综合”>>逻辑的、理性的“分析”;中国古代学者一般缺乏大块逻辑思维模式的训练。所以未能生长出“几何学原本”——西方近代科学的胚芽。例证:中医和西医的基本特征——东西方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对照。8IV)近代科学的局限性(1)西方科学总体思维模式的局限性:1)人类实践有局限性→认识局限性→公设局限性。欧氏几何→罗氏几何。中医,特别是针灸和肋络学说。2)人类认知能力有局限性。3)逻辑演绎能力有局限性。牛顿力学的创立、量子力学的创立、基本规律本身,都是逻辑推理无能为力的地方。朗道:理论物理中追求数学严格性往往是自欺欺人——其真意也

7、正在此处。4)科学只能解决物质文明问题,并不能够解决精神文明问题。9近代科学的局限性(续2)科学本身是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危害人类。战争、环境污染、高科技犯罪…。科学是振兴中国所必须的、重要的,但不是万能的、包容一切的。走向极端——科学主义。科学与信仰、科学与宗教——是并行不悖的:不能说“信仰科学”:实质上,科学不是个“信仰”问题,而是一个“信服”问题。科学解决物质文明;信仰解决精神文明。公共汽车车门踏脚板——北京人说的‘变心板’问题。纽约报纸载文:“我们已经可以把人送上月球,却无法让人从车门口向车中间挪动一步。”10近代科学的局限性(续3)孙中山: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