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株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167株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ID:24361344

大小:71.5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167株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_第1页
167株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_第2页
167株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_第3页
167株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167株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67株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赣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丙赣州341000【摘要】目的:了解木院临床标木中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情况及分布特征,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预防耐药菌株传播。方法:釆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分析167株阴沟肠杆菌标木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性状况。结果:167株阴沟肠杆菌主要自呼吸道标木(痰液、气管抽吸物、咽拭子)占71.26%,其次是分泌物;菌株分散在各病区,以重症监护室(ICU)最多,其次是呼吸内科和老年病科。结论: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率较高,其耐药率较高,多种耐药现象严重,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临床应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同时严格消毒灭菌,以预防该菌引起的医院

2、感染。【关键词】阴沟肠杆菌;分布特点;耐药性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cloacae,EC)广泛存在于水,土壤和蔬菜等外界环境中,也是人体肠道正常菌群的成员,属于条件致病菌。近几年细菌耐药监测结果表明,临床分离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中,阴沟肠杆菌己经占据第三位[1],也是目前造成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为了解木院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特征及其分布情况,以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院内感染,木文对木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临床分离的167株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和分布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1材料与方法1.1标木来源收集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住院患者的送检标木包括

3、痰液、咽拭子、分泌物、血液、尿液和胸腹水等的阴沟肠杆菌共167株(排除相同病例的重复送检标木)。1.2方法按《全岡临床检验操作规程》(3版)对临床标木进行培养。釆用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型和VITEK-2Compact型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相配套的药敏试验卡测试,监测抗菌药物包括: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氨曲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厄他培南、呋喃妥因、头孢毗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头孢唑啉、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tt、头孢哌酮/舒巴坦、丁胺卡那。指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4、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均本院检验科提供。1.3统计学处理分别计算细菌的分离率,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推荐的WHONET5.6软件进行分析。2结果2.1菌株来源标本分布: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167株阴沟肠杆菌以呼吸道标本(痰液、气管抽吸物、咽拭子)119株(71.26%);分泌物17株(10.18%);尿液11株(6.59%);血液10株(5.99%);胸腹水7株(4.19%)其他3株(1.80%)。2.2菌株来源临床科室分布167株阴沟肠杆菌以重症监护室(

5、ICU)检出率最高,为46株(27.54%),其次是呼吸内科,29株(17.37)。各临床科室分布及构成比见表1。3讨论阴沟肠杆菌是肠杆菌科中最常见的格兰阴性杆菌之一。阴沟肠杆菌为一种无芽孢、无荚膜、兼性厌諷、有周身鞭毛、可发酵糖类的革兰阴性粗短杆菌,是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也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阴沟肠杆菌的易感因素多与严重的基础疾病(如多器官功能衰竭、外科手术、烧伤等)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有关,临床上常引起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手术伤U等感染和全身菌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等表现[2-3],己成为院内获得性感染越来越重要的病原菌。近年来其感染率不断升高,

6、已成为医院感染越来越重要的病原菌。由于阴沟肠杆菌能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耐药情况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挑战[4】。本组资料显示,所冇167株阴沟肠杆菌临床分布主要以呼吸道标本(痰、气管抽吸物及咽拭子)为主(119,71.26%),其次为分泌物(17,10.18%)尿液(11,6.59%)。值得一提的是阴沟肠杆菌败血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奋报道[5]证明阴沟肠杆菌败血症以泌尿科患者最多见,相关手术及导尿管的安放为其主要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ICU、呼吸内科、老年病科、儿科病房是病原菌来源的主要病区。K原因能奋①这些科室患者大多病情较严重,

7、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及合并症,儿科病区新生儿胎龄较小、非特异和特异性免疫功能不全,抵抗力较弱等;②这些患者大多住院吋间较长,并有长期留置静脉置管、尿管以及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和呼吸机等侵入性诊疗的操作较多,易导致机会性感染;③大量经验性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应用,易导致患者体内菌群失调,引起机会致病菌感染,肠道黏膜受到损伤,阴沟肠杆菌突破肠道屏障异位至其他部位,造成院内感染、败血症及耐药菌的发生。总之,近年来临床上阴沟肠杆菌的分离率逐年上升,所以为了冇效的降低阴沟肠杆菌的感染率,需重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