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ID:24489104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上传者:U-991
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_第1页
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_第2页
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_第3页
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运用探索性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潜能,自主获得知识和创造的本领,使自身的素质得到优化。我在化学教学中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对待,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化学是一门至初三才开设的学科,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些初级的化学知识,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在学习物质的变化一课时,我把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搬到课堂,把紫甘蓝的汁液浸出分别放在三支试管中,然后分别向其中的两支试管加入无色的食醋和厨房清洁剂,紫色汁液一个变红,一个变绿,学生对奇异的化学现象产生好奇感,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增加了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度,使学生带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实现了自主探索性学习。二、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 的研究给予具体的帮助,不能说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就置身局外,实际上是对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的知识面要广,应变力要强,能灵活驾驭课堂,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尺度,既要根据学生实际,提供一些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信息,也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时的点拨和思路导引,对不适合学生自己探索的问题或难度特别大的问题,教师要先进行启发性的讲解。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先学一直是我对学生的一个学习要求,如何先学呢?教师的引导是必要的。首先要把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揭示给学生,然后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知识基础给学生一个切实可行的自学指导,既要指导学什么,也要指导怎么学,还要规定学生自学的时间,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能独立学会的知识就让学生独立完成,对重点和难点知识采用同桌交流或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始终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一切由学生自己做主,一切按学生己见进行,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巡视,从而掌握学生学会了什么,存在哪些问题,必要时对个别学困生进行指导,同时适当调整后面的教学策略。学生已经学会的绝对不教,学生能教会的由学生教,教师只做适当的点拨。如对于有关化学式计算的课堂教学,就可以完全放手交给学生,因为化学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基础,是初中学生首先接触到的计算题,其根据是化学式的意义。这类题的基本题型有: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于学生已有的数学计算能力,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学会。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完成自学任务,教师也为将要进行的“后教”做好准备。在“后教”阶段各小组派代表到黑板上边讲解边板演,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最后的当堂训练做到精选训练题,以夯实基础为主要目标,设计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对于必做题和选做题采用小组比赛等适当的激励机制,因为每一位同学都不想影响小组的荣誉,都希望自己能为小组做出贡献,所以能自觉地、积极地参与其中。对于思考题,根据时间教师可做启发性讲解或留到课下继续思考,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每位同学的自学能力都会逐渐形成并不断提高。 三、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尤为重要,无论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动手实验,只要上有实验的课,学生都异常兴奋,包括那些让各科老师都头疼的“干坐生”。他们不满足老师的课堂演示,也渴望能够亲自动手实验,所以在教会学生基本实验操作之后,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只要是简单而安全的,我都让学生在认真自学实验内容、方法的前提下走上讲台自己动手。我还要求学生边操作边叙述操作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必要时我在旁边加以提醒,并在实验结束的时候给予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强、语言表述清晰、准确等激励性语言,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化学实验要求学生能够规范操作。有很多学生的操作都不太规范,教师并不能及时发现,—矫正,如果让学生上讲台操作时,其他学生的注意力都会被吸引到讲台上,教师就可以要求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并鼓励他们能够发现并指出其中的错误操作,这样所有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迗能力几方面都有所提高。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启发、引导并创造条件,让学生自行设计并完成实验,可以有效地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能力,并在操作中使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如在学习一氧化碳的性质时,为了加强学生对一氧化碳还原性的理 解,可引导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时间短,适合课堂教学需要的实验,以防止因实验时间长而导致无法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我采用过一名学生的设计:用一根带有橡皮塞的螺旋状铜丝,将它在酒精灯上加热至发黑(表面生成氧化铜)后,迅速塞进集满一氧化碳和含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大试管中,即可看到铜丝表面由黑变红,振荡试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样的设计,不仅取材容易,装置简单且实验时间短,效果好,同时还可以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足够重视,不断进行探索和总结,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责任编辑史玉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