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食疗》ppt课件

《中医药膳食疗》ppt课件

ID:26891357

大小:326.32 KB

页数:74页

时间:2018-11-29

《中医药膳食疗》ppt课件_第1页
《中医药膳食疗》ppt课件_第2页
《中医药膳食疗》ppt课件_第3页
《中医药膳食疗》ppt课件_第4页
《中医药膳食疗》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药膳食疗》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药膳食疗佛山市中医院张年一、中医药膳食疗的概念(1)食疗,广义的含义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利用食物的性味和功效来影响机体的功能,达到强身健体或治疗疾病的一种保健方法。药膳,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者精制而成的一种既有药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具有保健和治疗作用的特殊食品。食疗与药膳互相区别又紧密联系,两者可分而不可离,在实际应用中常合称为药膳食疗。药膳食疗是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学科,她与现代营养学、临床医学、生物化学、植物化学、食物烹调学等紧密结合,在未来的医疗保健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一、中医药膳食疗的概

2、念(2)二、食物的性味食物的寒、凉、温、热四性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性和味,食物亦然,性味不同,其功效作用亦不同。食物的性是根据饮食中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食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至于食物的味,是由饮食中口尝而得,不仅是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亦反映食物的实际性能,要使饮食疗法达到预期效果,就要分清食物的性味,辨证地选择食物。食物与药物一样,亦有寒、凉、温、热四性。寒凉与温热属于2类不同的性质,其中凉与寒类同而次于寒,温与热类同而次于热,即在共同性质之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还有一类食物。由于它的性质平和,偏凉偏温不明显

3、,故称为平性食物。在饮食治疗中,应了解食物的性味,使之符合疾病的性质,从而取得预期的疗效。1.凉性与寒性食物:多用于阳亢热症,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食物如小麦、大麦、粟米、兔肉、鸭肉、竹丝鸡、水鱼、乌龟、田鸡、鸭蛋、白萝卜、白菜、西洋菜、通菜、苦瓜、冬瓜、黄瓜、丝瓜、西红柿、茄子、生藕、竹笋、甘蔗、芹菜、海蛰、紫菜、番茄、梨、西瓜、香蕉、柚子、枇杷、柿子、绿豆、绿豆芽、苡仁等。2.温性与热性食物:可用于寒症和阴症,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食物如羊肉、狗肉、牛肉、驴肉、马肉、鸡、鹅、猫肉、麻雀、鹌鹑、乌蛇肉、鲫鱼、带鱼、黄鳝、猪肚

4、、牛肚、鹅蛋、河虾、海参、淡菜、生姜、葱、大蒜、香菜、洋葱、辣椒、胡椒、南瓜、韭菜、糯米、高粱、饴糖、红糖、荔枝、龙眼、核桃、黑枣、桃等。3.平性食物:性质平和,对寒症、热症都适用,尤其是对虚不受补的病人,是十分适合的。食物如大米、猪肉、塘虱、玉米、马铃薯、番薯、木耳、李子、苹果、无花果、黄豆、赤小豆、白果、鸡蛋、黑豆、豌豆、黑芝麻、花生、莲子、菜心、金针菜等。五味是食物的辛、甘、酸、苦、咸5种基本味道,实际上还有些食物具有淡味和涩味。与食物的性一样,由于食物有不同的味,便有不同的功效。辛味(辣味)多有发散和行气活血的作用,一般用

5、于表症、止痛,多食则耗气,如生姜、葱、蒜等。甘味多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一般用于虚症,多食则雍塞、滞气。食物的五味酸味收敛固涩,故能治虚汗、久泻、尿频、遗精等,多食则痉挛。涩味的作用及适应症与酸味食物相似。苦味有燥湿、泻火、通便、健脾等作用。咸味有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淡味有渗湿、利尿作用,多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冬瓜、苡米等。三、药膳食疗应用的基本原则(一)辨证施食,三因制宜(二)隐药于食,药食同功1.药膳食疗多选用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材。在1987年国家卫生部公布了61种药食兼用的食物,1991年又增补了8种,分

6、别为麦芽、黄芥子、鲜白茅根、荷叶、桑叶、鸡内金、马齿苋、鲜芦根,至今共公布87种药食兼用的食物。2.宜选用无明显异常味道及无毒害的药物。如常用沙参、玉竹、党参、北芪、地黄、人参、西洋参、田七、阿胶等。3.合理的配伍加工隐药味于膳食。4.四气相顺,五味调和,归经、功效主治协同。(一)辨证施食,三因制宜(二)隐药于食,药食同功(三)注意保护脾胃功能中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应用饮食疗法时因注意保养脾胃功能,不可急于求成,在短时间内大量食入某些对疾病有治疗作用的食物,否则会欲速不达。作为日常保健,可常选用药性平和的淮山、大

7、枣、扁豆、茯苓、莲子等煲粥,以助脾胃。(四)紧密结合现代营养学,合理平衡膳食三、药膳食疗应用的基本原则从中医药学理论讲,人的体质分为虚证和实证两大类实证体质的人就不宜服用补益品尤其适用于那些体质虚弱的中老年人补益中药分为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及补阳药四大类。四、补益中药的分类补气药主要适用于治疗脾气虚弱或肺气虚弱等证脾气不足:精神疲倦,四肢无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稀烂),甚至脏器下垂等症状;肺气不足:少气懒言,动则气喘,易出虚汗等症状。补气药包括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灵芝、黄芪、白术、山药、扁豆、甘草、大枣、蜂蜜等。代表方

8、剂:四君子汤补血药中医认为心肝脾肾诸脏均与血液的生成有关血虚证者除表现出面色、唇色、指甲等颜色变化外,还常有失眠健忘,多梦易惊等病症。补血药包括当归、熟地、何首乌、阿胶、龙眼肉、三七(熟)等。气血相生补血方剂:四物汤补阴药补阴类中药的特点是能够滋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