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

ID:26951948

大小:245.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1-30

“十二五”规划_第1页
“十二五”规划_第2页
“十二五”规划_第3页
“十二五”规划_第4页
“十二五”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十二五”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目录规划进展1.综述2.前期研究意义3.内容要求4.工作安排规划特色1.综述2.富民任务3.政府变革相关报道解读建议1.建议公布2.城市发展3.推进物联网4.水电未冷落重大选题1.发展环境2.思路目标3.产业结构4.城乡区域5.科教文化6.改革开放7.人民生活8.资源环境相关书籍1.《领导》双月刊2009年第五期2.中国城市“十二五”核

2、心问题研究报告人民日报解读十二五规划1.社保网越织越密2.做大切好收入蛋糕3.缓解看病难和贵4.人口也要均衡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相关音像作品1.变革中国——解读中国经济“十二五”规划进展1.综述2.前期研究意义3.内容要求4.工作安排规划特色1.综述2.富民任务3.政府变革相关报道解读建议1.建议公布2.城市发展3.推进物联网4.水电未冷落重大选题1.发展环境2.思路目标3.产业结构4.城乡区域5.科教文化6.改革开放7.人民生活8.资源环境相关书籍1.《领导》双月刊2009年第五期2.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人民日报解读十二五规划1.社保网越织越密

3、2.做大切好收入蛋糕3.缓解看病难和贵4.人口也要均衡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相关音像作品1.变革中国——解读中国经济“十二五”展开    会议通过“十二五”规划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2)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和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蓄积量,增强固碳能力。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2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完

5、善法律法规,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24)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加强能源和矿产资源地质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形成能源和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强化规划和年度计划管控,严格用途管制,健全节约土地标准,加强用地节地责任和

6、考核。高度重视水安全,建设节水型社会,健全水资源配置体系,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有偿使用,鼓励海水淡化,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  (25)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增加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种类,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有效控制城市大气、噪声污染,加强重金属、危险废物、土壤污染治理,强化核与辐射监管能力。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强化执法监督,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保护科技和经济政策,建

7、立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26)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成果,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保护好草原和湿地。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江大河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增强城乡防洪能力。加快建立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