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法治疗肛肠科术后尿潴留临床体会

艾灸法治疗肛肠科术后尿潴留临床体会

ID:27650212

大小:6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5

艾灸法治疗肛肠科术后尿潴留临床体会_第1页
艾灸法治疗肛肠科术后尿潴留临床体会_第2页
艾灸法治疗肛肠科术后尿潴留临床体会_第3页
艾灸法治疗肛肠科术后尿潴留临床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艾灸法治疗肛肠科术后尿潴留临床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艾灸法治疗肛肠科术后尿潴留临床体会陈丽荣刘博(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辽宁沈阳110003)【中图分类号】R24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0-0387-02【摘要】目的观察艾灸法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效果并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实施肛肠科手术患者,排除禁忌症的患者,连续观察3天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肛门术后尿潴留评估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艾灸法可以达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解除尿潴留的效果,使排尿的功能恢复。【关键词】艾灸法肛肠术后尿潴留肛肠科术后尿潴留是指患者在完成肛肠手术后,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排尿不畅或不能自行排尿,尿液留于膀胱。目前临床治疗以导尿为主,

2、但是导尿痛苦大,且易于感染,或造成尿道损伤,患者不愿意接受。而艾灸法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副作用少,痛苦小,疗效确切,可以集预防、治疗和康复于一体,有着巨大的应用发展优势。肛肠疾病行手术治疗后,出现尿潴留症状时。中医辨证施护配合艾灸法是中医的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护的基础上,通过湿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症状得到缓解,并总结了应用过程中的护理要点,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1月〜12月,肛肠疾病行手术治疗患者山现尿潴留80例,按照入院时间对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0〜60岁,采用肛裂切除术3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3、20例,肛瘘切开挂线术17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0〜60岁,采用肛裂切除术9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13例,采用肛瘘切开挂线术18例。纳入标准:首先初步筛选出肛肠疾病术后出现尿潴留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无论外感或阴虚内热证,凡脉象数疾者禁灸。②高热、抽搐或极度袞竭、形瘦骨弱者,亦不宜灸治。③妊娠期妇女不宜采用。两组性别、年龄及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冋意书自愿参加本研究。2方法两组患者为肛肠科术后出现尿潴留者,入院后均采用传统的诱导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艾灸法方法,治疗方法如下:2.1穴位定位方法穴位取穴:气海、关元、中极、三阴交等穴位。

4、2.2艾灸方法2.2.1首先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手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进行讲解,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2.2.2操作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冇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一般每穴位灸10〜15分钟,至皮肤红润潮湿为度。2.2.3施灸顺序一般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背部后腹部,先头部后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的原则。2.3注意事项2.3.1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2.3.2采用艾柱灸吋,针柄上的艾绒闭必须捻紧,防止艾绒脱落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3艾灸法治疗尿潴留疗效评价参照《临

5、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总后勤部卫生部编-2版2006.7进行疗效评价。治愈:小便通畅,其他伴随症状及体征消失。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冇明显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采用X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5效果患者经艾灸方法治疗后,有效缓解或治愈肛肠术后尿潴留症状。见表1。表1两组患者肛肠术后发生尿潴留症状疗效比较注: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6体会肛门术后尿潴留症状是临床比较常见的问题,癃闭这一病证名首见于《内经》,在《素问•宣明五气》曰:“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灵枢•本输》円:“三焦……实则癃闭

6、,虚则遗溺”。本病的病位虽在膀胱,但与脾、肺、肾、三焦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艾灸法是一种简易刺激方法疗法,《说文解字》说“灸、灼也,从火音灸、灸乃治疗之法,以艾燃火,按尔灼也。”可见,灸法是借其湿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而且安全无痛副作用少,可以更好的疏通膀胱经气,促进其气化作用,提高膀胱肌的兴奋性,促进尿液排出。选择的艾灸穴位,气海、关元、中极、三阴交等穴均有主治遗尿、尿潴留、腹胀、腹痛等症状。7结论艾灸法治疗后,提高了肛肠术后尿潴留症状的疗效,奋效缓解或减少了肛肠术后尿潴留引起的不良反疲,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灸法可以缓解或减轻肛肠术后尿潴留症状,此疗法操

7、作简单,方便实用,无痛苦,可凸显肛肠科中医特色,进行推广,提高患者舒适度。参考文献[1]刘革新.中医护理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1]陆寿康.中医护理学刺法灸法学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