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及临床效果研究

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及临床效果研究

ID:28198918

大小:72.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及临床效果研究_第1页
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及临床效果研究_第2页
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及临床效果研究_第3页
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及临床效果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及临床效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及临床效果研究中国贵航集团三0二医院贵州安顺561000【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周围性面瘫患者4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组2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中药治疗,研究组采取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变化,记录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Portmann评分,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ortmann评分均有提高(P<0.05),但研究组治疗后更高于对照组(P<0.05)o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不仅疗效明显,而且可更好地改善面部症状

2、,值得借鉴。【关键词】针灸;周围性面瘫;效果【中图分类号】R85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0-163-01面瘫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冬春季节属于高发季节,其中周围性面瘫属于比较常见类型,丙医称之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或Bell麻痹[1]。周围性面瘫作为面部表情肌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方案较多,中医方面可分为药物与针灸治疗,为了进一步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我院实施了研究,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接诊的周围性面瘫患者40例进行研究,入选时间2014年1〜2016年3月。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入院后确诊符合周围性面瘫

3、诊断标准[2],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木次研究,同时排除耳科疾病、中枢祌经系统疾病及外伤等造成的周围性面瘫,以及妊娠期或哺乳期、无法坚持治疗等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38.5±10.2岁(18〜57岁);病程7.8±2.3d(l~19d)。研究组男12例、女8例,年龄38.8±10.5岁(17~55岁);病程7.5±2.5d(l~18d)。在前述一般资料上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1.2方法对照组采取中药治疗,本研究中所用方剂为通窍活血汤,基本方药

4、包括赤芍、白芷、郁金各12g,桃仁、石菖蒲各10g,红花、葱白各8g,生姜、细辛各3g,川芎20g,采取水煎煮服用,每天1剂,1个疗程以连续治疗10d计。研究组则采取针灸治疗,取坐位,以地仓穴、颊车穴、阳白穴、合谷穴、翳风穴、太阳穴及下关穴等为主穴,下肢远端则取穴冲阳、足三里及内庭,施针后留针90min,期间间隔10〜20min可行针1次,每天治疗1次,1个疗程以连续治疗1周计,1疗程结束后休息2d再进行下1疗程。两组患者均以连续治疗3个疗程评价疗效。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症状变化,记录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Portmann评分,并采取统计学分析。1.4疗效评价标准1

5、.4.1疗效[3]:治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面部肌肉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面部肌肉运动功能明显恢复;徹: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冇所改善,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障碍冇一定遗留;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治愈率。1.4.2Portmann评分[4】:主要评价患者的抬眉、鼓腮、闭眼、张大鼻孔及示齿等方面,得分越高则显示这些方面越好。1.5统计学处理将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予以卡方()检验,而计量资料则用均数()表示,予以t检

6、验,以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2结果2.1临床效果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注:与治疗前相较,*P<0.05;与对照组相较,#P<0.053讨论中医认为周围性面瘫病因在于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与脉络空虚,加上外感风寒等,导致面部经络气流失常、气血瘀阻等,最终筋脉功能失调与筋肉失去约束。周围性面瘫可采取中医、西医等治疗,而中医则包括药物治疗与针灸治疗等,为了进一步探讨针灸治疗效果,我院就中药与针灸治疗进行了对照。40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中药治疗,研究组实施针灸治疗,结果显示针灸治疗总有效率为95.0

7、%,显著高于中药治疗70.0%(P<0.05),说明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更好;两组治疗前Portmann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针灸治疗要显著高于中药治疗(P<0.05),说明针灸治疗可更好地改善面部症状。利用针灸针刺穴位,可达到活血通络与疏调经筋的效果,从而尽快促使面部肌肉功能恢复,因为针灸可提高肌肉与神经兴奋性,从而促进面部肌肉功能恢复。此外,针灸还能促进损伤面神经再生修复,降低血黏度,从而改善微循环,调节面神经麻痹等。综上所述,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不仅疗效明显,而II可更高地改善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