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三则肖德望

朱子语类三则肖德望

ID:28396611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9

朱子语类三则肖德望_第1页
朱子语类三则肖德望_第2页
朱子语类三则肖德望_第3页
朱子语类三则肖德望_第4页
朱子语类三则肖德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朱子语类三则肖德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朱子语类》三则教案主备:肖德望老师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概况,辩证思考理学的历史意义。   2、引导学生讨论并把握朱熹在理欲问题、义利问题、读书方法方面的基本思想。教学重点:   了解朱熹关于理欲问题的思想。教学过程一、导入 我们经常从报纸互联网上看到政府官员贪污受贿的真实报道。这些高官为什么会纷纷落马呢?究其原因是无法抑制的人欲和贪欲将他们变成了魔鬼。那么古人对人欲又是如何看待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朱子语类》三则,一起来聆听朱老夫子的教诲。 二、作家、作品1、作家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如果把孔孟看作前儒家的代

2、表人物,那么朱熹则是后儒家的代表人物。对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猎或有著述,被人誉为继孔子后最博学儒家代表人物。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更趋完备的意识形态。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标准取士,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理学思想。宋明理学是我国传统哲学发展的最高形态,是宋明直至清前期主要的哲学思潮,影响中国社会长达九百

3、年之久。 在其理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即天理,人欲。朱子曰:“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人不能不吃饭,这是正常的欲望,是天理;追求过高的享受,要求美味,就是人欲。朱子认为天理、人欲是人性中相对的两个方面,即道德规范与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孔子的“克己复礼”,到孟子的“舍生取义”,到宋明理学的“天理人欲”乃至“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都真实地反映了儒家在处理这种关系的态度与主张。 2、《朱子语类》是朱熹与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其中密布着师徒间紧凑的对答,且以口语式的文体记录下来,使朱子精深细致的哲学观点变得极为平易而实用。 三、具体研习 第一则

4、 1、齐读 -页脚---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数(shù)过:几次                    略晓:大略通晓              厌:通“餍”,满足              得趣:明白其中旨趣              愦愦(kuì):昏乱不清醒 2、分析课文老师读(1)主要讲了一种什么样的读书方法? 熟读、精思、不贪多 (只有通过熟读,才能掌握书中的义理,即真味。从反复诵读入手,才能真正把书读通、读透。他还特别指出读书中的不好习惯,“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读得不深不透,也就是说没有弄懂书中的真趣。(2)由朱子的读书方法你会想起哪些

5、名言警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o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无   题              【今】竹子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书。无肉令人瘦,无书令人愚。人瘦尚可肥,士愚不可亲。(3)对你学习的启示: 第二则1、 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芜秽(wú huì):杂草丛生交战之机:交战的关键         战战兢兢:害怕而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         仁

6、:实现仁德         自家:自己                    大段:仔细         学者:求学的人         以为:以……为2、此卷中“大路”、“小路”分别指什么?人们为什么舍“大路”而取“小路”?     大路:天理,社会的道德伦常     小路:人欲,人心的物质欲望     原因:无克己工夫-页脚--- 思考:(1)大路、小路指什么?人们为什么舍大路而取小路? 大路:天理 小路:人欲 “无克己工夫” (外物无官无尽地撼动人心,而人好恶的情感又不能加以节制,这样很容易被人欲左右) (2)很明显这一则围绕天理,人欲而展开讨论,圣人、贤人、普通人在理欲之间是怎样选择的

7、? 圣人:自然存天理 贤人:先分辩再行动 普通人:克制私欲 3、作为常人,我们该怎样提高自己的身心修养?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o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oo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圣人在理欲问题上依天理而行,贤人比圣人稍差,普通人则在后天的修养中更加用力,时刻克己复礼,不为人欲所牵引,最后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说明对于理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