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类运用(肖德望)

对联类运用(肖德望)

ID:41992297

大小:1.06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9-05

对联类运用(肖德望)_第1页
对联类运用(肖德望)_第2页
对联类运用(肖德望)_第3页
对联类运用(肖德望)_第4页
对联类运用(肖德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联类运用(肖德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5节 语言表达综合运用第2讲对联类运用考题1【考题精解】此题为根据对联的上(下)联,选择其下(上)联。此类考题要求考生掌握对联的对仗、词性等相关知识,并能分析对联内的联意。“秋月芙蕖湘水碧”由三个名词“秋月、芙蕖、湘水”加一个形容词构成,“鲲鹏展翼楚云飞”显然无法对上,“夏日荷花潇江红”一联“荷花”与“芙蕖”是同一物,“冬雪松竹衡岳高”中“松竹”是两种树木,与“芙蕖”一种植物对不上。答案:A考题2【考题精解】A项,“堪入画”与“开盛宴”没有形成词性对应。B项,“正逢春”与“开盛宴”没有形成词性对应。C项,“

2、表里山河俱澄澈”与“璀璨人文开盛宴”对不上。答案:D对联是必修教材必学的内容。从高考命题上看,对联的考题主要有两类:1.选择配对。调动相关知识,为对联的下句或上句作出配对选择。2.分析对联。理解对联内在含义及其文化内涵,湖南省出对联题考查一般以第一种类型为主,但在复习中也不可忽视第二种类型。因为选择合适的上下联也是建立在对对联的内在含义及其文化的理解的基础上的。一、拆词语,明确对联内词语的结构例1.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上联:学问藏今古下联:分析:词语相对是对联的关键。本题上联共有三个词:学问(名词,联合

3、词)、藏(动词)、今古(名词,联合词)。据此我们也要用三个词,且词性相同。答案:才识贯中西二、拆句子,明确对联句子的基本句式例2.下面是春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上联: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下联:分析:此上联从句式上看,可以分出两部分,一是东风送暖,二是大江南北春光好。东风送暖是主谓宾均有的句子。大江南北春光好,是主谓句(主谓短语)。根据对联句子相对的特点,我们也应找出相应的句式对应的句子。即前一个是主谓宾都有的句子,为四个字,后一个是一个主谓句,七个字。答案:①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 ②春雨润物长城内外百花香

4、三、看话题,明确对联内容的基本范畴话题的一致性,也即内容的相关性。对联的上下联、横批,必须在内容上统一相关联,否则,对联便是一盘散沙。对联的这一特点,就像文章要有重点与中心一样。牢记这一特点,我们写出的联句就不会离题千里。例3.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下联:分析:此联的上联是指为人处世方面的,说的是人品人格方面的内容,因而,下联也尽量写人品人格内容为好。答案: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四、重积累,积累常见名联与文学常识高考现在考对联都侧重教材中的文学常识与名人轶事

5、,且注重道德情操培养,积累一定量的文学常识及名联,对我们解题大有好处。答案核对第5节 第2讲对联类运用高效课堂集训篇【答案】1.B。此题考查考生了解对联背后的文化内涵的程度,要求考生能了解一定量的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这四联都切人,但只有B项切地,因为紧切潮州。唐元和十四年,唐宪宗遣人自凤翔迎佛骨入宫中,瞻奉舍施。韩愈(文公)上《论佛骨表》,“欲为圣明除弊事”,谁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被贬为潮州刺史。虽只在这里呆了八个月,但他的文学主张因际遇更得到加强,作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他被尊为百世之师。切

6、与不切,十分清楚。移易他处昌黎祠不得。题一1.下列对联,最适合潮州韩文公祠的一联是A.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B.天意起斯文,不是一封书,安得先生到此;人心归正道,只须八个月,至今百世师之。C.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D.进学解成,闲官一席成三仕;起衰力任,钜制千秋本六经。高效课堂集训篇【答案】2.C。将对联与教材内容、文学知识结合起来考查,是高考对联考题的特点,这也是课内与课外结合的考查方式。贾谊、诸葛亮、屈原、文天祥其人其事都是中学教材要求了解的基本文学常识。屈原曾被流

7、放,作《九歌》,据此可选C。题二2.下列这副对联说的是上联: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下联: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A.贾谊B.诸葛亮C.屈原D.文天祥高效课堂集训篇【答案】新春对联: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教师办公室对联:桃李满园春绣锦,芝兰绕阶座凝香。题三3.(2009·安徽)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园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新春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教师办公室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效课堂集训篇【答案】B。根据字字相应和句意承接可作出选择。题四4.将下列句子排列成一副对联,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人惟八千②众才一旅③孙策以天下为三分④项籍用江东之子弟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④①③②D.①③②④高效课堂集训篇【答案】(1)闻粽香常思屈子忠魂(2)清风一缕拂丹桂题五5.(2012·四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