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笔记——沉宗灵.doc

法理学笔记——沉宗灵.doc

ID:29085881

大小:142.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2-16

法理学笔记——沉宗灵.doc_第1页
法理学笔记——沉宗灵.doc_第2页
法理学笔记——沉宗灵.doc_第3页
法理学笔记——沉宗灵.doc_第4页
法理学笔记——沉宗灵.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理学笔记——沉宗灵.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法理学笔记——沈宗灵第一编法的一般原理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法学的研究对象和体系一、法学的研究对象1.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以法(或法律)这一特定社会现象为其研究对象。2.西方法学家对法的具体研究对象的理解:⑴自然法学、哲理法学主张法代表正义、道德或哲理,认为法学应研究法的价值或最高目的(即正义的或理想的法);⑵分析法学主张法是国家权力的产物,认为法学应研究法的形式(即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逻辑结构和概念分析等);⑶社会学法学主张法是一种社会现象,认为法学应研究法的事实(即法的社会功能、法的效果以及法和社会生活的关系等)。以上三种理解都是片面的,作

2、为科学的法学,以上三方面都应研究。即,法学既要研究法的内容和形式,又要研究法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3.法学的词源:⑴中国:古代先秦(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的类似后世讲的法学的名称是“刑名法术之学”或“刑名之学”。‘刑’指刑法、刑罚或广义的法;‘名’指循名责实、赏罚分明。‘刑名’也可作刑种解。‘术’泛指君主实行统治的策略、手段。自汉代开始,有‘律学’的名称,类似于后世的法学。⑵西方:最早出现的法学一词通常指古代拉丁语中Jurisprudentia,愿意为“法律的知识”和“法律的技术”。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对该词下的定义是“人和神的事务的概念,正

3、义和非正义之学”。二法学体系1.[法学体系]:是指法学研究的范围和分科,是由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2法学分科的不同角度:1)从各种类别的法律这一角度出发,法学可分为(1)国内法学(2)国际法学(3)法律史学(4)比较法学和外国法学2)从法律的制定到实施这一角度出发,法学又可分为(1)立法学(2)法律解释学(3)法律社会学3)从认识论角度出发,法学可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4)从法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这一角度来看,法学又可分为法学本科和法学边缘学科第二节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法学与哲学的关系:任何学派的法学都以某种哲学作为其

4、理论基础2)法学与社会学的关系:二者存在着极为密切并相互交错的关系3)法学与经济学的关系:法学和经济学都需要研究法与经济的关系4)法学与政治学的关系:法和国家,政府,政党以及政治家的活动等现象是密切相联系的5)法学与伦理学的关系:法学与伦理学都极为关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这一极为重要和复杂的问题6)法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则,而人的行为同人的心理活动是不可分的第三节法学的历史发展一、法学的产生和特征1法学产生的前提:a立法已发展到相当复杂和广泛的程度;b社会上已出现一个职业法学家的集团。2.法的起源的一般规律:从习惯演变为习惯

5、法,再发展到成文法(广义的立法)。3.法学的特征(实践性和阶级性):⑴法学作为一门科学具有实践性的特征,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来源于社会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因而它是合乎科学的,即实事求是的。⑵作为阶级社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法学又具有阶级性的特征。它的内容、性质和任务,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其阶级性是指法学代表不同阶级的意识形态,为不同阶级利益服务。在阶级社会中,作为一个整体来说的法学是有阶级性的,超阶级的法学是没有的。4.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以往法学的原则区别:⑴以往的法学一般以唯心史

6、观为基础,否认物质生活条件对法的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法学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它认为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由这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并反过来为经济基础服务的。⑵以往的法学都以不同形式否认法的阶级性,或者认为法是超阶级的“公共意志”的体现。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并不是超阶级的,它是由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制定出来并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的。⑶以往的法学大都认为法是超历史的,永恒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则认为,阶级意义上的法并不是超历史的,而是人类的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随着国家的消亡,阶级意义上

7、的法也将趋于消亡。二中国历史上的法学三西方历史上的法学四马克思主义法学(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法律思想(1)阐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同时也说明了法的本质及其产生和发展规律,并深刻地批判了资产阶级思想家以及空想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或其他机会主义者在解释法律时的各种唯心主义观点(2)考察和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在直接参加斗争的实践中,也精辟地分析和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法律制度(二)列宁的法律思想(1)在领导革命斗争过程中,有力地揭露了沙皇俄国以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制度,特别是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相联系的资产阶级法制的本质及其虚伪性(2

8、)在领导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创建苏维埃政权的过程中提出了有关社会主义法制的学说第四节法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一、毛泽东思想关于法律的论述(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揭露和批判旧法制,论证和创建革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