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精品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精品学案

ID:31650798

大小:84.3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16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精品学案_第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精品学案_第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精品学案_第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精品学案_第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精品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精品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儒道互补【学习目标】自学目标:结合工具书和注释,阅读儒道互补单元,疏通文意,读懂文章。第一课时:1.了解儒道两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耍的概念,如“仁”“礼”“道”“无为”等。2.对儒道两家学说及其互补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第二课时:1.在原有基础上,理解儒家思想的“理想人格”。2.能阐释道家理想的人生境界。3.引导学生通过评价相关作家和作品,思考对于屮国古代知识分子来说“儒道互补”的作用。4.认识“儒道互补”的意义,进而指导白己的现实人生。【课前自学】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读懂课文。2•质疑问难:梳理你在预习过程屮存在的问题,写在下面的

2、横线上。注:如果没有疑难问题,请写出对于本课学习你认为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材料扩展、研读探究】一、走进儒、道思想儒家思想(一)孔子论“为政”孔&一直液液勺出住,可是络曳一望,他彼姜"童要职佞的讨同很题,仪足,他对必何痴政却韦一杰理论,对屮国七代社会的政猪产笛了搽逢的鬱响。1.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论语•卫灵公》)【译文】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陈列之法。孔子答道:“礼仪的事情,我曾经听到过;军队的事情,从来没学习过。”第二天便离开卫国了。2.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

3、?”曰:“富之。”S:“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译文】先生到卫国去,冉有为先生驾车。先生说:“人口够多的了。”冉有问:“人口够多了,再要做什么呢?”先生说:“让百姓富足。”冉有问:“如果己经百姓富足了,再要做什么呢?”先生说:“教化他们。”3.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4.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第二》)【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來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

4、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5.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译文】齐景公向孔子问政治。孔子答道;“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齐景公说:“说得好啊!果真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有粮食,我能吃得到吗?”1.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S:“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2.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

5、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译文】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伐:夸耀),不把劳苦施加在别人身上。”子路说:“希望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朋友)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思考:以上材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为政思想?(二)孔子论“仁”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6、论语•八俏》)【译文】先生说:“人如果不仁,又怎么讲究礼呢?人如果不仁,又怎么讲究乐呢?”2.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先生说:“日常起居庄重谨慎,做事情严肃认真,与人交往忠诚信实。即使到了野蛮地区,也不可丢掉这些。”3.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译文】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徳,就可以说是仁了。”子张问是哪五种。孔子回答说:

7、“庄重、宽厚、信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会受人侮慢,宽厚就能得到大家的拥护,信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做事成功,慈惠就能够使用人。”4.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5.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译文】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因此自杀,管仲却还活着。”(他)问:“(管仲)算不上仁吧?”先生说:“齐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靠的不是武力,而是管仲的功劳。这就是他的仁,这就是他的仁!”6.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

8、谓仁乎?”子曰:“何事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