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精品表格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精品表格教案

ID:31650809

大小:78.44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1-16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精品表格教案_第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精品表格教案_第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精品表格教案_第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精品表格教案_第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精品表格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精品表格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儒道互补教学目标1、了解儒家、道家两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如“仁”“礼”“义”“孝”“道”“自然”“无为”等,并能有自己的体会;2、对儒道两家学说的影响及其互补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3、理解所选课文的主要思想,熟读、背诵一些片段。教学重点1、理解《论语》《老子》节选各则语录的内容;整理积累文言文语言材料;2、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形成语感。教学难点1•读懂《论语》,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受《论语》的精髓。2.理解体悟老子的思想的基本内涵。教

2、学施诵读一感悟课时安排5-7课时教学用具PPT课件主备课人高二语文备輕授课人共案部分个案部分《血吾》十则一、导入:在必修课中,我们对于孔子,对于《论语》已经了解了不少,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论语》,走进这部影响我们中国人儿千年的儒家经典。孔子的思想的核心一是"仁”。“仁”就是“两个人”,也就是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伦常各有职分,道德各有责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

3、无怨。”(《颜渊》)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综合以上的语段看,“仁”是“全德”,是个人修身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C分析起来,“仁”有这样儿层内涵: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人Z天性是“仁”的根基,由此而往,对别人也怀有爱心;去除私心、克制私欲,用“礼”来规范一举一动,使言行举止符合“礼”;“仁”表现在政事活动上则要求仪容、态度庄重、恭敬,做事认真、谨慎,对人讲究信用,并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尽力成人Z美,

4、而不做损害别人利益的事。所以,“仁”并不止步于道德自我完善,还要求“仁”发Z于外,在社会生活中乃至政治层面上都要发挥有益的效用。《论语》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礼”。与“仁”偏重于内心自觉追求不同,“礼”是外在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社会规范。不过,“礼”虽然是外在的规范,对“礼”的遵循仍要出自内心的自觉自愿,并11要以“仁”为心理基础,否则的话,“礼”就成为虚假的文饰了,对此,孑L子批评道:"人而不仁,如礼何?”在当今社会孔子的思想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的屮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时期。一方面经济取得

5、巨人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人提高;但另一方面,目前社会问题还比较众多,矛盾还比较突出,金钱至上、信仰缺乏、精神空虚、职责不分等等一系列现彖尚存在严重,而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止常健康有序的运行和发展。这也就需要我们既要从现实状况寻找原因,同时还要充分寻求传统文化屮的积极因素尤其孔子的社会价值观来匡正人心的迷失、精神的迷乱、信仰的缺失。看教材10页2、3段。二、文学常识回顾考察:见瀏牛。三、赏析步骤:1、诵读一遍。2、逐句翻译,不懂的字词留下记号。3、尝试写下你对这则语录的感悟,待会与冋学共冋探讨,能联系以前学

6、《论语》时所记得的其他语录更好。学而篇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孑L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做事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良好的道德修养只是基础,还需要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当然,学习文化知识的根木目的也是获取真知,用以完善自己的道德品格,并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言行。1、要做到好学,一定得先要坚定学习求知的志向

7、,切忌分心于物质享受,以免陷于物欲,降低了学习的效果。“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物质是生活质量的保证,但不是追求Z根本。在当今这个物质极人丰富的社会,我们在追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给自己的精神追求留一定的空间。2、“敏于事而慎于言”,孑L子还说过“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应该不仅指口齿伶俐,更主要指说话时不讲原则,甚至夸大其词,混淆是非,只求让听的人高兴,或者为自己的私利打算。所以,孑L子痛恨"巧言”。3、"就有道而正焉”意思是接近有德行的人来匡正自己。亲近有德行的人,远离没有操

8、守的小人,这样就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自己犯了错误,也知道应该怎样改正。这样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言行,日积月累,就像雕琢、打磨玉器一样,终会成器。为瞬原文:“吾十乂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童年学习,到了十五岁时立下了求学的志向,=十岁时学问和处事都可以在社会上立身了。四十岁时学问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