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漫笔》教案设计

《灯下漫笔》教案设计

ID:32265638

大小:11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02

《灯下漫笔》教案设计_第1页
《灯下漫笔》教案设计_第2页
《灯下漫笔》教案设计_第3页
《灯下漫笔》教案设计_第4页
《灯下漫笔》教案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灯下漫笔》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灯下漫笔》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语文2,课时:三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1)网上收集鲁迅先生精神的资料。(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了解课文大意。二、教学课题通过学习理清思路,让学生掌握情理结合方法。同时,通过鉴赏关键语句,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地品味鲁迅杂文的“幽默犀利”的语言风格。能否顺利教读本文,关乎本单元教学的成败,因此确立本课的目标为:1、理解鲁迅先生对国民奴性的深刻认识和对中国社会历史的深刻解剖。2、

2、品味文章中含义丰富的语句,学习作者以情入理,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3、学习鲁迅先生敢于直面现实,关心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三、教材分析《灯下漫笔》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散文鉴赏教学的起始课,是一篇既有深刻思想又饱蘸激愤之情的奇文,鲁迅通过对中国历史的深入解剖,表达了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憎恨和对国民奴性人格的批判。深刻的思想当然来自深入的思考,但也离不开广博知识的支持和印证;广博丰富知识也必须有深邃的思想的观照,才能熠熠生辉。作为说理散文,“理”固然是灵魂,而“情”则是血脉,失血的灵魂

3、总是令人生厌的而本文激情饱满,情理交融,语言有力。本课的成功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深入观察、思考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也有着启发性的作用。鲁迅作品独特的风格,给大多数高二学生的阅读理解留下了一道道障碍(思想的,思路的,语言的),鉴于此,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从而更好地体悟文中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感情,尤其是作者独特的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1、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在冷静的理性分析中包含的强烈的思想感情。(2)以情推理、情

4、理交融的表达艺术。2、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对中国社会历史的概括——“一治一乱”: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2)理解“人的价格”。(3)理解“第三样时代”的内涵。四、教学方法9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讨论的问题一部分由教师拟定,这些问题务必围绕教学目标来设定;另一些问题由学生阅读后提出,——学生的问题可能是散乱的,但只要有思考价值,即应当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应当激励学生各抒己见,鼓励学生有所质疑,有所发现,有所突破。关键是思想要“动

5、”起来,要持之有据,言之有理。在讨论课中,教师是激励者、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和组织工作者。教师应当使课堂讨论充实、活跃、有序而有趣。为了便于操作和训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讨论课拟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不得应有专人负责。小组内部,小组之间,可以用互相质疑,互相问难,互相交流。讨论重在过程,对某些开放性问题应当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课堂教学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指导学生初读课文,弄清一些词语,把握思想核心,理清思路的几次飞跃。教师布置思考题目,学生研读课文,拟定问题。第二课时,组织课堂讨论。

6、在本课教学中,要让学生培养这样的习惯:快速通览全文,宏观把握,抓主旨,理思路;仔细品味揣摩,微观考量;发现问题,勇于思考;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语句。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整体感知文意。2、体会作者在冷静的理性分析中所包含的强烈的思想感情。3、选择关键语句,鉴赏文章的主旨。教学过程:教学流程:(一)情景激趣引入课题1、设疑激趣“他是一个勇敢的斗士,一生都在为‘树人’而战斗。让人敬佩的是,他不仅为自己站起来而‘斗’,更是为自己所在的这个民族而‘斗’。他永远站在弱者与被压迫者一边,怒视一切丑恶与

7、愚昧,无所畏惧也不求依靠。他同情受苦受难的同胞,却不因为同情而放弃对这些愚昧而不自知的同胞们的批判,真的勇士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猜猜:“他”是谁?◆学生活动◆阅读“毛泽东对鲁鲁迅的评价”【百度搜索】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8773689.html2、板书课题:《灯下漫笔》3、破解标题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九日这一夜,坐在灯下的鲁迅由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思考开去,审时度势,举重若轻,笔锋所至,出今入古,写下了见解独到、思想深

8、邃、忧愤深广的杂文名篇——《灯下漫笔》。有人说:漫笔的“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漫漫”心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也是散“漫”无拘、兴之所至的笔墨趣味。(二)走近文本整体感知展示提问:①作者为什么不厌其烦地写“钞票兑银”?②鲁迅为什么说“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我们”就真的那么自甘堕落吗?③怎么理解鲁迅所说的“第三样时代”?9【百度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