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策略

浅议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策略

ID:32939520

大小:5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7

浅议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策略_第1页
浅议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策略_第2页
浅议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策略_第3页
浅议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策略_第4页
浅议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策略摘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以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等,都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学习活动。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方法手段;分享合作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95-011•探究发现,用类比推理

2、是一种有效方法通过丰富的类比推理素材的发掘,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数学发现的探究能力。同时,归纳出四种类比途径:平面与空间的类比,数与形的类比,一元与多元的类比,有限与无限的类比。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质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围绕数学问题展开数学思维,对知识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从学生出发,对教材进行加工,帮助学生搭建必要的“脚手架”,诱导学生进行类比推理。在类比中辨析、质疑、创新,以达到在”学知”中”知学”,以此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要利用学生学过的知识作为类比对象,诱导学生分析、比较新问题与类比对象的本质

3、特征,根据它们的”貌似和差异”,类比推理得出新知识,实现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2.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发现问题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奥苏伯尔指出: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必须具备适当的观念以便与新知识进行实质性的联系,这是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先决条件。教师要善于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诱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从寻找新旧知识的相同点、不同点入手发现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之间

4、的矛盾中发现问题。让学生从以往的学习经验中发现问题。3•用数学实验,提供参考资料其实,数学中也有实验,但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对数学实验教学的研究,运用实证的思想和不完全归纳的方法,设计一定步聚的操作程序,探索未知的数学现象,为确定数学现象提供感性材料,为探索数学现象及把握研究方向提供参考资料,或者通过具体的数学实际问题验证一般的数学理论的正确与否的一种数学研究方法。数学实验包括实物的操作实验与思想上的推理论证实验.实物操作如折纸、剪拼、测量等活动,推理论证如不完全归纳推理,数学实验必须借助于物质手段,像物理、化学实验一样而进行的实验。或者完整地描述为;为获得某种数学理论,检验某个数学猜

5、想,解决某类问题,实验者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参与下,在特定的实验环境下进行的探索、研究活动。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现在初中在数学课堂上进行合作交流教学时,总觉得学生交流不起来,往往只有少数的几个优生发言,他们或者讲解习题的对与错,或者把习题的解答过程念一遍,对所涉及的内容,并没有更深的阐述;成绩不好的学生无从表达甚至听不懂。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教会学生合作交流。如何在课堂上进行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呢?营造宽松和谐的合作交流氛围,让学生”敢说”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效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

6、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师生交流中,用亲切的话语与学生对话,让学生”敢说”;在生生交流中,教师要以一个欣赏者的姿态来倾听和评价。课堂中,只有师生双方不断地进行情感交流,才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老师的语言说得亲切友好些、和蔼些,富有感染力,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让学生乐于亲近。在课堂上,当学生参与交流过于紧张时,我常会亲切地说:”都是自己人,不用紧张”。师生相视一笑,紧张气氛就消融了。学生成长的过程能否发挥潜能,表现出最精彩的一面,离不开老师阳光般的呵护和肯定的掌声。这样,学生就能克服胆怯心理,敢于大胆发言敢于合作交流了。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说”教师备课时如果

7、能充分考虑到”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渴望是人类的本能”这一因素,”吃透”教材、驾驭教材,定能创设一系列启迪学生思维火花、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急于表现自己的见解。对于假设型问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已学内容为前提进行猜测、推断,再作出证明。例如学习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后提出问题:梯形的中位线与梯形的那些边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学生有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铺垫,于是联想、类比、猜测、推断出梯形的中位线平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