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论视角下的汉语古诗声音意象的翻译

功能对等论视角下的汉语古诗声音意象的翻译

ID:33325125

大小:1.57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2-24

功能对等论视角下的汉语古诗声音意象的翻译_第1页
功能对等论视角下的汉语古诗声音意象的翻译_第2页
功能对等论视角下的汉语古诗声音意象的翻译_第3页
功能对等论视角下的汉语古诗声音意象的翻译_第4页
功能对等论视角下的汉语古诗声音意象的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功能对等论视角下的汉语古诗声音意象的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Y907266。。。。嘲2,0。0。6.怎£耄;嚣鬻麓鼍掣州鸭盯F..。嘶蒯助。。删一皿。。。上海大学本论文经答辩委员会全体委员审查,确认符合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要求。主任:磐盆短委员:娥V崩家临委员:气纸V霸夺倦导厩卯加答辩日期:z。口6.6.乙,2006年上海大学硕士论文竺!生!!竺!型!!!竺堕!竺!!!竺!壁!竺!!竺!!竺!!!!!!兰!竺坚塑竺!生!!堡堡!!!兰丝!!!!!竺!!里!!:!生竺!!!竺!摘要本文拟从功能对等角度探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声音意象的传达,从而阐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古诗翻译中的适应性和指导意义,并提出古典诗歌英译应该将译诗

2、读者的审美情趣纳入考虑范围,只有时刻考虑到译文受者的理解与感受,增强读者意识,才能创造出好的译本。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悠久文化的精髓,蕴涵了浓郁的文化信息,其特有的音形规律与其含蓄古朴的风格相组合使其成为世界文学宝库的璀璨明珠。如何通过英文翻译,将其魅力传播到更广大的空间里去,是摆在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的课题。二百多年来,不少中外翻译家与翻译理论家为古诗英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论文首先从介绍这些中外译者的译著、论点和译法谈起,通过对中国古诗英译历史的简单回顾和综述,引出翻译历史上关于形式和标准的诸多争议,从而引入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奈达认为,判断译文的成效

3、不应只停留于比较译文和原文的词意、语法和修辞手法,重要的是译文受者对译文正确的理解和欣赏程度。功能对等理论强调信息传递和读者反应的重要性,按照功能对等理论的观点,译文必须被读者接受,翻译的过程才算完成。把这一原则适用于一切翻译不甚合适,但是将其作为古典诗歌英译的准则之一则是合适的。因为古诗英译的目的主要是弘扬民族文化,而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信息的传递,更离不开译语读者的理解、接受和认可。但由于中西语言的差异,作为诗歌重要组成部分的对仗、字数、韵律、平仄规律等现象又无法移植:即便能够成功移植,英美读者也未必能接受,效果也未必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奈达的功能对等论给了我们这

4、样的启示:译诗应该尽量再现原诗的意境,使译诗读者能与原诗读者获得基本相同的感受。为达到这一目标,意象美的传达被提升到了一个凸显的位置。因为意境的传达离不开意象的再现重组。中国古典诗歌是建立在一系列意象的描写上的,这些描写能够刺激人们的感观而产生形象的感觉或画面。译文只有在成功地再现原作意象的基础上才能与原作具有基本相同的意境。而在众多诗歌常见意象中,作者选择了声音意象作为本文写作的中心议题。我们在评论一首好诗时,常说此诗写得真是“声情并茂、绘声绘色”。这里2006年上簿天学坝士论文OntheTranslationofSoundImagesinClassicalCh

5、inesePoetryfromthePerspectiveofFunetiottalEquivalenceTheoIy说的“绘声”,就是对声音意象的描写;绘色,即是对色彩的表现。在我国诗歌园地里,善于绘声的名篇有很多,从最早的《诗经》到以后的唐诗宋词,都有大量对声音意象的描写,如啾啾之鸟鸣、潺潺之流水、飒飒之春风、萧萧之秋雨⋯这些大自然中跳动的声音乐符往往是诗人或描画或讴歌或移情的对象,在古典诗词中随处可见、举不胜举,它们的存在往往为诗歌赋上了生动多彩的一面。在翻译中我们要尽力展现原作的这种声音美,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本文在简要分析了功能对等理论在古诗英译中的适应性

6、及指导意义以后,详细探讨了声音意象的翻译,并提出了一些创造性的策略和技巧,以期抛砖引玉,推动古诗英译的理论研究,提高古诗英译的质量,把更多、更美的古诗英译作品奉献给全世界读者。关键词:功能对等:古诗英译;读者反应;声音意象2006年上海大学硕士论文AbstractThisthesisistogiveconvincingproofsoftheapplicabilityoffunctionalequivalenceinthetranslationofclassicalChinesepoetrythroughacasestudyofthetransferenceofso

7、undimages,statingthattranslatorsshouldalwaystakeintoconsiderationthecomprehensionandimpressionofreceptorsofthetranslatedtextanddeepentheconsciousnessofreceptorsintheprocessoftranslation,andonlyinthiswaycantheycreategoodversionsAsthequintessenceofanation’Slanguage,classicalChinesepoetr

8、ycon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