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层作业有效性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实践报告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有效性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实践报告

ID:36619401

大小:4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13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有效性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实践报告_第1页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有效性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实践报告_第2页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有效性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实践报告_第3页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有效性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实践报告_第4页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有效性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实践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有效性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实践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题编号:《JXKT-ZS-04-057》《初中数学分层作业有效性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实践报告一、本学期主要研究任务(1)深化、细化分层批改的策略实践研究。(2)进行分层作业有效纠错策略的实践研究二、本学期完成任务(1)改进、完善作业有效分层的策略实践研究(2)深化、细化分层批改的策略实践研究。(2)进行分层作业有效纠错策略的实践研究。三、本学期任务研究实践报告(一)改进完善作业分层策略研究1、原预设学生分组、作业分层设计策略学生分组。根据学习实际和作业完成能力,学生分为基础组A组、巩固组B组、提高组C组三组类别。作业分层。作业对应布置分为基

2、础、巩固、提高三个层次。其中:基础组:必做题为基础层次作业,注重知识的直接运用与基础练习,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巩固组:必做题为基础层次作业,选做题为巩固层次作业,巩固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的综合题,重在技能训练;提高组:必做题为巩固层次,选做题为提高层次,提高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重在提高综合能力。2、改进完善学生分组、作业分层设计策略 学生分组。及时解决好分组分层问题。借鉴学校学习北郊中学理解性教育下的“小组合作模式”,对学生重新进行分层。具体做法如下:将全班学生按不同层次、性别、性格等合理搭配,进行分组,每组八人,每组各选一名正副组长,负责本

3、组的学习等工作。 实践效果:组长作为本小组的“班主任”,负责本组的学习等工作。这就像把一个大班分成了若干个小班,老师就有若干个助手来管理其他学生,不但井井有条,而且能够落到实处,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锻炼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感。”作业分层。在原有的预设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层要求。根据学习目标进行作业分层,在教学实践中将学习目标定为A、B、C三个层次。A层目标:理解、掌握最基本的概念、法则、公式、例题、习题等核心内容。B层目标:除了达到A层目标外,还应注重培养自己良好的自学习惯,课本习题做到题题过关。C层目标:除了达到B层目标外,

4、还应该自觉坚持拓展学习,在思维的速度、严谨性、灵活性、发散性、表达的规范性等方面高标准要求自己。作业相应分层为:基础组A组:必做题为基础层次作业,注重知识的直接运用与基础练习,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巩固组B组:必做题为基础层次作业,选做题为巩固层次作业,巩固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的综合题,重在技能训练;提高组C组:必做题为巩固层次,选做题为提高层次,提高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重在提高综合能力。备注说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自愿申报达到的学习目标层次,再通过小组座谈、老师审定等方式确定暂时的学习目标层次,要求平时的学习不能低于暂定的目标,鼓励向更

5、高的目标努力靠近。根据学生所选的学习目标层次确定小组成员的分层情况,这样就同时实现了学生分层。(二)补充完善作业分层布置策略1、存在问题:之前并没有预设作业分层布置策略,教师作业分层布置缺乏策略,随意性大,作业分层缺乏层级间的递进性,缺乏作业层级一体化下的层次性分层。2、补充完善作业布置策略:通过实践,探索形成为以下布置策略:(1)紧扣四点设计作业是前提。作业设计必须紧扣四点,即教学目标、知识重难点,中考考点及学生实际进行作业设计。(2)以B层作业确定A、C层作业,具体如下:首先设计好B层作业,在此基础上通过删减难题、增加基础题等方式设计A层作业

6、,再在B层作业基础上通过减少简单题,增加开放题、综合题等方式设计C层作业。(3)刚性作业与弹性作业相结合。A、B、C各层次作业属于刚性作业,必须完成,在此完成的基础上,各层次学生还可自由选择弹性作业。弹性作业可自行确定完成。比如:以数学八年级下册107页教学内容(等腰梯形判定)为例,课堂作业设计过程如下:首先设计好B层作业:  (1)作业本上完成109页习题第3题。如图,梯形ABCD中,AD∥BC,∠A与∠C互补,求证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2)作业本上完成110页习题第7题。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M是AD中点,MB=MC,求证四

7、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3)选做110页习题10。如图,在梯形ABCD是矩形,AB=4cm,AD=3cm.把矩形沿直线AC折叠,点B落在点E处,连接DE.四边形ACED是什么图形?为什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周长呢?接下来设计A层作业:在B层作业基础上减掉(3),增加“阅读107至108页内容,会默写等腰梯形判定理,理解例题。”最后设计C层作业:在B层作业的基础上将“(1)完成109页习题第3题。”改为口头完成,将(3)“选做”改为“必做”。另外自由选择拓展作业。实践效果:相比较没有预设作业分层布置策略之前,教师作业分层布置缺乏策略,随意性大的现象

8、,下周末在,教师作业布置能够做到胸中有数,且层次增减有序。保障了A、B、C三层作业的系统性,一体化,且有机体现了作业层级一体化下的增减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