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土(论文)1

扎根乡土(论文)1

ID:37244917

大小:3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0

扎根乡土(论文)1_第1页
扎根乡土(论文)1_第2页
扎根乡土(论文)1_第3页
扎根乡土(论文)1_第4页
扎根乡土(论文)1_第5页
资源描述:

《扎根乡土(论文)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从莫言获奖谈小学作文教学【摘要】当下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谈与写严重脱勾,学生不会从课本中吸取营养,用于自己的写作。写作的公式化,假话、空话、套话、大话连篇。教师教学重视写作技巧的指导,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培养,作文与生活脱轨,学生写作与生活脱节,因而写出来的东西千人一面,万般雷同,“似曾相识”,缺乏自身真实情感的表达,只能扎根乡土、回归生活,才能找到写作的源头活水。【关键词】作文教学情感表达人文表达高粱红了,莫言获奖了。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这

2、是第一位中国籍作家问鼎此奖项,这一天,中国等得太久了,一个有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的传统文学大国,一个曾经诞生过孔子、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曹雪芹等的文明古国,在错过了“鲁郭茅、巴老曹”等现当代中国文学大师后,走到今天,终于在诺贝尔文学奖上留下了中国人的印迹,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骄傲,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中国梦”的开始。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在莫言获奖后评说:“莫言在三十多年的创作道路上,一直身处中国文学探索和创作的前沿,他的作品始终深深扎根于乡土,他的视野亦从来不拒“外来”。著名作家张大春也说:7“一直以来,文学界跟着西

3、方的各种主义和流派在走,但莫言和地气相接,他的作品中博杂的叙事传统,不是移植过来的,而是从民间土壤中自然生长出来的。”“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好的阅读建议。”(著名作家龙应台语)我们应为这个“阅读建议”不只是囿于文学范畴,也不是囿于广义上的阅读范畴,而应扩展,涵盖到教育教学的整个领域。尤其是我们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莫言的获奖,给我的语文作文教学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建议。对照莫言的获奖,我们反思一下我们当下作文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读与写严重脱节,学生不会从课本中吸取营养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二是写作的公式化,学生

4、的作文,假话、空话、套话、大话连篇,千人一面,万般雷同;三是重视写作技巧的指导,而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四是作文与生活脱轨,教师的作文教学只局限学生在室内,伏案执笔,面壁而做。正因这样,每当作文时,总有一些学生在咬着笔杠发愁,拿起笔来像老虎吃天——不知如何下手,觉得有千斤重,不听使唤,词不达意,总不能“心想事成”,常为作文而冥思苦想,或者东拼西凑,伤透脑筋,尽管老师把作文的章法、规则、技巧等讲得头头是道,口干舌燥,学生仍然提襟见肘,束手无策。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手中的笔变得轻巧起来,让文思活跃起来,让写作的视野开阔起来

5、呢?纵观莫言的写作,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作文时让学生扎根乡土、7回归自然,让“思维课”到自然界去旅行是一种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长期以来(包括现在),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没有冲破“应试教育”的牢笼和樊篱,作文教学基本上是在课堂内完成的。教师在课堂内指导,学生在课堂内面壁而作,过多地对“规范化”的作文模仿,对所谓“优美词句”和成人语调的刻意追求,如同孙行者的“紧箍咒,”束缚着孩子们的心灵,为了训练技巧,常常损害了儿童对自然界的认识,迫使着儿童用记忆代替思考,用背诵代替鲜明的感知和对现象本质的观察,这样使儿童变得越来越愚笨,以致最终丧

6、失了写作的信心。正如莫言在创作《檀香刑》时说:“我要有意识地大踏步撤退,撤退到民间,把庙堂雅言,用眼睛阅读的小说拉回到小说的原本的母体模样,还原成用俗语俚曲说唱式的,大庭广众用耳朵听的艺术”。在把自己出生地当作“东北乡”的时候,他最终领悟到:“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俗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这种爱恨交织的情绪恰恰表达了对乡土最真挚、最深切的爱,这种爱来自内心,发自肺腑。正是这种爱,使得莫言以乡土为魄,以乡土为根,以乡土为基点出发,走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走向了人类。又如

7、,在长篇小说《蛙》中,莫言写道:“你知道我们土政策是怎么规定的吗?——喝毒药不夺瓶!想上吊给你绳!……在你们部队,用不着这样野蛮;在国外,更用不着野蛮——那些洋女人们,只想自己玩耍享受,国家奖励着奖赏着都不生——7可我们是中国的农村,面对着的是农民,苦口婆心讲道理,讲政策,鞋底跑穿了,嘴唇磨薄了,哪个听你的?人口不控制不行,国家的命令不执行不行,上级的指标不完成不行,你说我们怎么办?……娘啊,我说部队有纪律,要是生了二胎,我就要被开除党籍,撤销职务,回家种地。我奋斗了这么多年才离开庄户地,为了多生一个孩子,把一切都抛弃这样值得吗?

8、母亲道:“党籍、职务都比一个孩子珍贵?有人有世界,没有后人,即使你当的官再大,又有什么意思?”多么平直的语言,多么朴实的情感,多么与地气相接啊!儿童活在一个具有无限多样化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现象的世界里,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他的《和教师的谈话》一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