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教学案例王萍

经典诵读教学案例王萍

ID:39285290

大小:7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6-29

经典诵读教学案例王萍_第1页
经典诵读教学案例王萍_第2页
经典诵读教学案例王萍_第3页
经典诵读教学案例王萍_第4页
经典诵读教学案例王萍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典诵读教学案例王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2:利辛县国学经典教育优秀教学案例推荐表所属学校:马店孜学区中心学校案例名称:《定风波》诵读教案案例类型:教学案例执笔人:王萍、孙刚申报日期:2015年12月推荐单位:马店孜学区中心学校2015年12月15日利辛县国学经典教育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案例名称《定风波》诵读教案学校名称马店孜学区中心校案例类型国学经典诵读案例姓名王萍性别女年龄41孙刚男40国学经典教学年级小学六年级联系电话13695680012相关业务获奖情况案例内容(工作案例不少1500字;教学设计须附教学实录、点评)《定风波》教案【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背诵本词积累名句。3、感受这首词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在词中所表现出来的乐观旷达坦然的人生态度和襟怀。【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感受这首词的主要内容。2、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背诵本词积累名句。【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词中所表现出来的乐观旷达坦然的人生态度和襟怀。【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学生背诵已经学过的苏轼的诗词。(老师提示,如:《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赠刘景文》

3、)2、先让学生交流对苏轼的了解。老师小结(课件出示苏轼资料),揭示课题。(板书:定风波)二、初读课文,检查阅读,点评指正。1、(课件出示)诵读要求 :    (1)读准字音如:同行xíng 一蓑suō烟雨吟(yín)啸(xiào)   (2)读出节奏:A、让学生试着划分节奏B、出示课件,学生纠正自己划分不太合理的部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C、范读,给学生做个榜样D、

4、激励学生大胆模仿读E、全班一齐诵读。 三、解读小序,了解背景。1、齐读小序。2、思考:交代了哪些信息?时间,地点,天气,人物,缘由。3、具体分析。(1)时间: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2)地点:沙湖道中(课件出示谪居黄州的背景)(3)天气:雨,晴。(4)人物:雨具,同行,余雨具,借代,拿这雨伞的仆人。狼狈,进退都感到困难。独,风雨无惧,(5)故,交代写作缘由。四、疏通词意,整体感知。1、学生自主读文,疏通文意。⑴勾画不懂的词语或句子。(2)明确下列词语的意思:    芒鞋:草鞋。   

5、 吟啸:吟唱长啸,表现泰然自若的情态。    料峭:形容微寒。  (3)学生交流课文内容。 (4)明确词意: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信步归去风雨,天晴,我无谓。2、整体感知(1)这首词的主旨句应该是在哪里?明确: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2)如果把全词浓缩为一个字或一个词(词组),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词中的

6、主人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请你用一个词概括。明确:沉着、豪迈、随意而安、通达五、师生合作探究,赏析文本1、赏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1)思考:雨是什么样的雨?何以见得?(大,能听见穿林打叶的声音;同行皆狼狈可见应是疾风骤雨。)(2)作者在疾风骤雨中“吟啸徐行”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明确:泰然从容,视风雨为无物.(3)师生重复诵读此句2、赏析“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1)思考:竹杖芒鞋真的轻胜马?为什么作者觉得它轻胜马?明确:心态好:乐观旷达(举例说明)(2)思考:这里的风雨单指

7、自然界的风雨吗?“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明确:也指人生风雨,喻人生中挫折和磨难、困境。要坦然接受和面对人生中“风雨”的人生态度.(3)师生重复诵读此句3、赏析“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1)思考:刚刚还急风骤雨,现在却斜照相迎,给我们什么人生启示呢?明确:人生虽然变幻无常,但阴雨之后必有阳光。(2)师生重复诵读此句4、赏析“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思考:“晴”和“雨”分别喻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说“也无风雨也无晴”,想表达什么?明确:“晴”喻人生顺境,“雨”喻人生逆境

8、。无论是顺境逆境都一样坦然面对,从容接受。(相机板书)(2)师生重复诵读此句六、再读诗文,感悟作者情怀。(播放朗读视频)1、生齐读。自由练读。指名背诵。2、讨论:读完这首词,那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3、小结:再大的风雨,再多的困难,词人都能坦然面对。这是一种怎样的洒脱与豁达啊!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词吧!4、苏轼旷达的人生态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