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课程总结

文献学课程总结

ID:39858750

大小: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13

文献学课程总结_第1页
文献学课程总结_第2页
文献学课程总结_第3页
文献学课程总结_第4页
文献学课程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献学课程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献学课程总结文、献二字联成一词,始于《论语·八佾》篇记载孔子的话:“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汉、宋学者加注释时,都把“文”解为典籍;“献”解为贤人。过去学者所强调的“征文考献”,便是说要了解过去的历史,一方面取证于书本记载,一方面探索于耆旧言论。用“文献”二字自名其著述,起于宋末元初的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自叙》指出:“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

2、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我国古代,无所谓文献学,而有从事于研究、整理历史文献的学者,在过去称之为校雠学家。所以,校雠学无异成了文献学的别名。凡有关整理、编纂、注释古典文献的工作都是校雠学的研究范围。在校雠学的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对保存下来和发现的图书、资料进行整理、编纂、注释的工作,使杂乱的资料条理化、系统化,古奥的文字通俗化、明朗化,进一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条别源流、甄论得失,替研究工作者们提供方便,节省时间,在研究、整理历史危险方面,做出有益的贡献,这是文献学的基本要求和任务。历史文献学这一学科是白寿彝等倡导的

3、,白先生说“历史文献学是指关于历史文献的专业知识和研究历史文献的方法。”在目录学中,如何运用目录学知识,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目录学知识研究学习是最重要的。目录学的研究和目录树的编纂主要对象是书籍,重要作用之一是尽量反映附属情况。清代学者王鸣盛在谈到读书要领时说:“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张之洞在《鞧軒语·语学篇》中说:“读书宜有门径,泛滥无归,终生无得;得门而入,事半功倍”后又在《书目答问补正》书前的《略论》明确指出:“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半功倍。”“读书宜有门径”就

4、是说要利用目录学知识,找到最适合的书和“精本”书。目录的主要功用在于记录图书文献的有关信息,如书名、撰者、卷数、版本、提要等。根据这些资料,读者能借以了解书籍名称的含义,撰写者的生平经历、撰述的旨意、主要内容、师承流别、版本异同、有关评论和学术价值等信息。阅读前如果能检索相关的书籍文献目录,对阅读对象的版本性质和内容有一个基本的甄别,可以避免盲目和迷惑,做到“即类求书,因书就学”。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卷一开宗明义的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在阅读及研究上,须掌握目录徐的基础知识。首先是《别录》和《七略》,为西汉末年刘向、刘

5、歆父子整理校录国家藏书而编写,开创了我国目录学。其次是古代列入“正史”中的“艺文志”、“经籍志”都是目录学著作。第三是清代纪昀等人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第四是私人撰写的目录著作。在此利用课上一个例子:宋代朱彧《萍洲可谈》里记载的故事,教授一次用《周易》出题,题目为“乾为金,坤亦为金,何也?”另一个例子:明朝陆深《俨山外集》记载,名医戴元礼外出,见一医馆门口有很多人来求医问药,得知此医馆以古方为人治病,便上前想学习求教。这时医者对病人说一定要用“锡”做药引。这两个例子说明古籍中的错讹给人们的研究、生活带来了麻烦,应是“乾为金,坤为釜”,药

6、引为“餳”。因此,研究学习古籍一定要择取善本。张之洞《鞧轩语·语学篇》中说“读书宜求善本”概括善本为“善本非纸白、版新之谓,谓其为前辈通人用古刻数本,精校细勘付刊,不讹不缺之本也。”并进一步指出对“善本”的要求:“善本之义有三:一足二精三旧”。“精本”是善本选择最重要的前提,因为实际上“足本”和“旧本”已经包含在其中。“精本”除了在极大程度上保障文字无错讹外,也保证了“无阙卷,未删减”的“足本”;而“精本”所据以校勘的底本,也是质量经得起推敲的“旧本”。所以“精本”实际上保证了书籍文献最原始的体貌。校勘是中国历代学者整理古籍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在清代,校勘之风盛

7、行,但校勘学尚未形成专门的学问。清代学者的学术重心在校勘考据的实践上,而对与校勘的理论方法缺乏有效的总结。陈垣一生以校勘为治学考史为要务,所校典籍甚多,最为突出的就是校勘《元典章》,撰成《沈刻元典章校补》、《元典章校补释例》。前者校出校记一万二千余条,为人们提供《元典章》善本。后者又称《校勘学释例》,是陈垣对传统校勘学进行理论总结的重大贡献。该书归纳了古籍文字致误各种形式的通例和特例,探讨了古籍文字致误的各种原因。《校勘学释例》的精义在于将以往运用的校勘方法系统的总结为四校法: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在书中,他对每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做了星系的解释和说

8、明,并总结出了古籍校勘的方法论体系。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