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

ID:40500334

大小:274.84 KB

页数:118页

时间:2019-08-03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_第1页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_第2页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_第3页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_第4页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现代教育思想邢永富主编主讲教师:张满囤工作单位:商洛电大家庭住址:商中路21号联系电话:2335567Emall:slddzmt@sl163.com绪论一、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1、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观念的转变2、现代教育思想不同于教育学教育学:基本知识、理论、规律现代教育思想:正在实践的教育思想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3、社会进步引导教育改革,形成教育理论,理论反过来又指导教育实践,循环发展。二、怎样学好这门课1、自学与预习(学习提示、学习提要)2、记忆(概念)3、理解(基本理论)4、听课、勾划5、作业6、复习(总结和复习

2、、思考与练习)学习这门课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勤于思考,记了多少东西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培养一种思想,一种意识,既教育问题意识,教育创新意识,教育反思意识(有限—无限),为当前的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认识、预见、导向、调控、评价和反思等)。三、体系(10章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导论课程的性质、意义和价值。第二部分:第二、三章国家的两大教育政策理论。科教兴国:教育的地位、性质、只能和作用;素质教育: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第三部分:第四——八章教学中应该树立的现代教育思想。主体、科学、人文、创新、实践教育思想。第四部分:第九、十章两

3、种新的教育理念。终身、全民教育思想。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现代教育思想的涵义一、现代教育思想的概念1、教育:“教”通“效”,“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2、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3、教育思想:广义: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各种各样的认识;狭义:指经过人们理论加工而形成的理论化、系统化了的教育认识。4、现代教育思想:指以我国进入新时期以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为社会背景(研究对象、社会基础),以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及人类的教育理论与

4、实践为时代背景,研究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现实问题,以阐明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规律的教育思想。二、教育思想的一般特征1、现实性和实践性。(形成基础—源于实践)2、概括性和普遍性。(存在形态—观念,高于实践)3、社会性和时代性。(存在方式—时间、空间,国家、民族、政党、政策等)4、前瞻性和预见性。(存在的历史向度—面向未来)第二节现代教育思想的结构和功能一、结构:一个系统三个部分(既联系又区别)1、理论型:专家研究,以抽象的理论形式存在,发表在各种刊物、杂志上;意义: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谋、依据,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武装。2、政策型: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法规、政策。

5、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实践。3、实践型:专家或基层教育工作者,以较具体的经验、总结等方式存在,发表在一般刊物、杂志、交流材料上,解决教育活动的技术、技能和方法问题。二、功能:指教育思想适应人们的教育需要而对教育实践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1、认识功能:帮助人们认识教育现象和规律,也是最基本的功能。2、预见功能:把握教育的未来前景和趋势,使人们站的更高。3、导向功能:是由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决定的。4、调控功能:是由教育实践与教育目的、教育目标之间的矛盾决定的。5、评价功能: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有评价的功能,教育思想随时都在分析评价人们的教育行为和活动。6、

6、反思功能: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第三节现代教育思想的建设和创新一、背景:1、国内:改革开放——教育改革;2、国际: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经济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教育改革。二、建设:1、教师教育思想建设: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交流沟通的过程。2、学校教育思想建设:校长首先是教育思想家,然后才是行政领导。3、国家和民族的教育思想建设: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教育体系的灵魂。4、建设的途径:a、经验总结b、理论创新c、理论普及和观念更新三、创新: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7、,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专家、学者(理论型)、党和政府(政策型)、基层教育工作者(实践型)第二章科教兴国教育思想第一节科教兴国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一、国际:考察人类历史特别是近代史,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提高等)都是与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分不开的。教育—科技—生产力—综合国力—繁荣富强1、英国: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格雷山姆学院(讲授科技知识)——牛津、剑桥(现代化大学)—科技革命—世界头号强国—世界科学活动中心。法国:1789年大革命—重视科技教育—工业革命—世界第二强国—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德国:普法战争—大兴教育(18

8、10年大学改革,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创办工艺学校)—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