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总论下(本)

骨折总论下(本)

ID:41531905

大小:1.33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8-27

骨折总论下(本)_第1页
骨折总论下(本)_第2页
骨折总论下(本)_第3页
骨折总论下(本)_第4页
骨折总论下(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骨折总论下(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骨折总论(二)八、【骨折的愈合】骨折断端间的组织修复反应,最终结局是恢复骨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一)骨折愈合过程所需的三个条件:1、骨折端紧密接触2、适宜的局部制动3、局部足够的血供_______(二)骨折愈合的四种情况:1、正常愈合:2、畸形愈合:3、延迟愈合:4、骨不愈合:(三)骨折的愈合过程1、一期愈合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_______断端解剖复位或手术内固定情况下,由骨内膜和骨髓形成内骨痂而完成愈合,外骨痂很少,外观和动能均良好2、骨折二期愈合的过程(1)、血肿机化期(2)、原始骨痂形成期(3)、骨痂改造塑形期(1)、血肿机化期

2、:骨外膜骨内膜血肿骨髓腔骨外膜处形成骨样组织血肿逐渐机化骨内膜处形成骨样组织2、原始骨痂形成期:外骨膜内骨膜环状骨痂腔内骨痂外骨痂内骨痂断端骨密质间软骨内化骨断端骨髓腔内软骨内化骨外骨痂桥梁骨痂内骨痂3、骨痂改造塑型期:外骨痂环状骨痂内骨痂腔内骨痂改造塑形巳完成(四)骨折愈合的标准:1、临床愈合标准:有以下5条(1)、局部无压痛及轴向叩击痛(2)、局部无反常活动(3)、X线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4)、外固定解除后肢体能满足以下要求:上肢:向前平举持重1.0公斤达1分钟下肢:不扶拐在平地上连续步行3分钟,不少于30步(

3、5)、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股骨干骨折临床愈合2、骨性愈合标准:在具备临床愈合的基础上,X线片示骨折线消失或接近消失。股骨干骨折骨性愈合(五)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1、全身因素:(1)、年龄:(2)、健康情况:2、局部因素:(1)骨折部的血液供应:胫骨中下段骨折后血运受损滋养血管(2)局部软组织损伤(3)感染开放性胫骨骨折后感染致骨不愈合(4)骨折端的接触:接触面积越大,愈合越快(5)骨质缺损: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骨缺损3、治疗方法的影响:(1)、粗暴或反复的手法复位:(2)、切开复位术中剥离广泛或内固定不当(3)、外固定不当:(4)

4、、不正确的功能锻炼:九、【骨折的急救】:1、一般处理:2、创口包扎:3、妥善固定:原则:就地取材,临时固定4、迅速运输:脊柱骨折的正确搬运方法:十、骨折治疗原则骨折复位:复位的时机复位前麻醉复位的标准复位的方法骨折固定外固定内固定功能锻练锻练的目的锻练的原则锻练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骨折复位:1、复位的时机:2、复位前的麻醉:(1)、局麻:(2)、臂丛麻醉,硬膜外麻醉(3)、全麻肱骨干骨折血肿内麻醉3、复位的标准:对位:骨折端位置的对合对线:骨折的轴线对合解剖复位功能

5、复位解剖复位: 功能复位:(1)、骨折部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纠正。成人下肢短缩<1cm,小儿<2cm(2)、长骨骨干骨折对位:≧1/3干骺端骨折对位:≧3/4(3)、与关节活动一致的成角小于15°,与关节活动相垂直的成角畸形须完全纠正。如下肢的侧方成角,前臂骨折的成角影响前臂旋转功能等。4、复位的方法:四种(1)、手法复位:应用一定的手法使骨折复位 称手法复位。手摸心会、拔伸牵引、___________回旋手法复位加大成角断端相顶反折对位成角折顶手法端挤手法,矫正内外侧移位反复端挤内外侧移位矫正端挤手法提按手法纠正前后侧移位反复提

6、按前后侧移位纠正提按手法复位骨折在牵引下术者自掌侧夹挤分骨分骨后,骨部膜紧张,旋转畸形纠正夹挤分骨手法复位骨折(2)、牵引复位:既为复位方法,又是维持复位后固定措施。分两类:一次性牵引复位:持续牵引复位:儿童的垂直悬吊皮肤牵引Thomas架骨牵引Braun架骨牵引(3)、手术切开复位:优点:解剖复位,固定牢固,功能锻炼早缺点:手术创伤大,易引起骨感染,需再次手术切开取内固定物等。适应症:1、关节内骨折2、多发骨折3、骨折合并重要神经、血管损伤4、陈旧性骨折或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5、手法复位失败6、对儿童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应慎重(4)

7、、器械整复:胫骨骨折穿针整复穿针后调整骨折端位置(二)固定:1、外固定的方法:四种(1)、小夹板固定:小夹板结构小夹板固定原理肱骨干骨折小夹板固定优点①、骨折固定一般不包括上下关节②、通过肌肉纵向收缩使骨折端产生挤压力③、肌肉收缩时可改善局部血循环及矫正骨折端的侧方和成角畸形。肌肉收缩使骨折复位固定-肌肉夹板缺点:①、如绑扎太死太紧及固定垫放置不当可造成肢体缺血性坏死或压迫性溃疡。松紧度以上下移动1cm为宜。②、绑扎过松可造成骨折端的再移位和畸形愈合。(2)、石膏绷带固定法:适应症:①、小夹板难于固定的某些骨折②、开放性骨折伤口尚未愈

8、合者石膏固定类型:石膏托石膏夹板石膏管型特殊类型石膏各种类型石膏石膏固定缺点①、固定范围大,超过骨折端上下两个关节,不利于功能锻炼。②、不能调节松紧度。(3)、持续牵引固定法牵引形式:①、皮牵引:股骨干骨折皮肤牵引治疗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