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骨折总论

第一章 骨折总论

ID:42897263

大小:324.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9-23

第一章 骨折总论_第1页
第一章 骨折总论_第2页
第一章 骨折总论_第3页
第一章 骨折总论_第4页
第一章 骨折总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章 骨折总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篇矫形外科第一章 骨折总论  四肢伤,在战伤中占70%,其中骨折约占60%,在平时,工农业生产、交通、体育运动和军事训练中的意外事故,骨折也很多见。正确的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若处理不当,可以导致残疾和死亡。第一节 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与骨折段的移位  一、定义骨质的连续性发生完全或部分性中断称骨折。  二、原因  (一)主因  1.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暴力直接的部位。如打伤、撞伤及火器伤等。多为开放性骨折,软组织损伤常较重。  2.间接暴力骨折距暴力接触点较远。大多为闭合骨折,软组织损伤较轻。例如走路不慎滑倒时,以手掌撑地(如图3

2、-1),根据跌倒时上肢与地面所成不同角度,可发生桡骨远端骨折,肱骨髁上骨折或锁骨骨折等。图3-1间接暴力图3-2肌肉拉力引起骨折  (1)挤压作用身体自高处跌下,与地面接触,如足部着地,暴力集中作用于脊柱或跟骨等,可发生脊柱及跟骨压缩骨折。  (2)折断作用跌倒时,如手掌着地,通过传导(或杠杆)作用,依不同角度及各部承受力量的大小,可发生不同的上肢骨折,如桡骨下端及肱骨髁上骨折等。  (3)扭转作用如肢体一端被固定,另一端被强力扭转,可发生骨折。如一足突然踏进坑内,身体因行进的惯性继续向前,在踝部形成扭转力量,可引起踝部骨折。  (4)肌肉收缩

3、肌肉强力收缩,在肌内附着处发生骨折。如踢足球及骤然跪倒时,股四头肌猛烈收缩,可发生髌骨骨折(图3-2)。  (二)诱因  1.与疾病的关系全身及局部的疾病,可使骨结构变脆弱,较小的外力即可诱发骨折,称之为病理性骨折。  (1)全身性疾病如软骨病、维生素C缺乏(坏血病)、脆骨症、骨软化症等。  (2)局部骨质病变如骨髓炎、骨囊肿、骨肿瘤等。  2.积劳性劳损长期、反复的直接或间接暴力(如长途行走),可集中在骨骼的某一点上发生骨折,如第二、三跖骨及胫骨或腓骨干下1/3的疲劳骨折,骨折无移位,但愈合慢。  3.与年龄关系骨折与年龄也有一定关系,儿童骨

4、质韧性大而强度不足,易发生青枝骨折。老年骨质疏松,脆性大,加上年龄大行走协调性差易发生Colles骨折及股骨颈骨折,且骨折后不易愈合。  三、分类  骨折分类的目的,在于明确骨折的部位和性质,利用临床上正确、完善地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各种骨折的分类和名称(如图3-3)。图3-3骨折类型  (一)依据骨折是否和外界相通可分为:  1.开放性骨折骨折附近的皮肤和粘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  耻骨骨折引起的膀胱或尿道破裂,尾骨骨折引起的直肠破裂,均为开放性骨折(如图3-4)。因与外界相通,此类骨折处受到污染。图3-4开放骨折1耻骨骨折伴有后尿道

5、破裂2尾骨骨可引起直肠破裂  2.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不与外界相通。此类骨折没有污染。  (二)依据骨折的程度分类  1.完全性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全部中断,管状骨骨折后形成远、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骨折段。横形、斜形、螺旋形及粉碎性骨折均属完全性骨折。  2.不完全性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仅有部分中断,如颅骨、肩胛骨及长骨的裂缝骨折,儿童的青枝骨折等均属不完全性骨折。  (三)依据骨折的形态分类  1.横形、斜形及螺旋形骨折多发生在骨干部。  2.粉碎性骨折骨碎裂成两块以上,称粉碎性骨折。骨折线呈“T”形或“Y”形时,又称“T”形骨

6、折或“Y”形骨折。  3.压缩骨折松质骨因压缩而变形,如椎体和跟骨。  4.星状骨折多因暴力直接着力于骨面所致,如颅骨及髌骨可发生星状骨折。  5.凹陷骨折如颅骨因外力使之发生部分凹陷。  6.嵌入骨折发生在长管骨干骺端皮质骨和松质骨交界处。骨折后,皮质骨嵌插入松质骨内,可发生在股骨颈和肱骨外科颈等处。  7.裂纹骨折如长骨干或颅骨伤后可有骨折线,但未通过全部骨质。  8.青枝骨折多发生在小儿,骨质部分断裂,骨膜及部分骨质未断。  9.骨骺分离通过骨骺的骨折,骨骺的断面可带有数量不等的骨组织,是骨折的一种。  (四)依据解剖部位来分类  如脊柱

7、的椎体骨折,附件骨折,长骨的骨干骨折,骨骺分离,干骺端骨折,关节内骨折等。  (五)依据骨折前骨组织是否正常分类  1.外伤性骨折 骨结构正常,因暴力引起的骨折,称之为外伤性骨折。  2.病理性骨折病理性骨折不同于一般的外伤性骨折,其特点是在发生骨折以前,骨本身即已存在着影响其结构坚固性的内在因素,这些内在因素使骨结构变得薄弱,在不足以引起正常骨骼发生骨折的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造成骨折。  (六)依据骨折稳定程度分类  1.稳定性骨折 骨折复位后经适当的外固定不易发生再移位者称稳定性骨折。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嵌插骨折、长骨横形骨折等。  2.

8、不稳定性骨折 骨折复位后易于发生再移位者称不稳定骨性骨折,如斜形骨折,螺旋骨折,粉碎性骨折。股骨干既是横骨折,因受肌肉强大的牵拉力,不能保持良好对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