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浅析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ID:43691067

大小:2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2

浅析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_第1页
浅析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_第2页
浅析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_第3页
浅析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_第4页
浅析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逆反心理及其表现逆反心理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发自内心的反向力量,是对客观事物表现出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学生逆反心理是对家长或教师产生“反控制”和“相对抗”的一种不良个性心理倾向。它具有主观性、盲目性、偏激性和相対稳定性的特点。它往往使学生带上有色眼镜去看问题,喜欢钻到问题的反面去认识,所以难以准确、全面的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有这种心理的学生一般个性较强、性情孤僻,做事缺乏理智冷静的思考,容易感情用事,凡是别人赞成的他就反对,凡是别人反对的他就拥护,不认真思考,这样做是否正确。他们将家长、老师的教育视为“唱高调

2、”,将严格耍求视为“束缚”,将关心自己视为“虚伪”,对受表扬的同学吹毛求疵,对被批评的同学却深表同情。越是学校、老师、家长明令禁止的,他感到越好奇,越有兴趣,他们经常表现出“你不让我做的我偏要做”、“你让我上山我偏要下水”等之类的任性偏激的逆反现象,往往错误的认为不遵守纪律,不服从家长、老师的管教,敢于顶撞老师、父母,不顾后果的冒险是一种勇敢,是一种创新,是一种有主见的表现。结果严重影响了师生关系和同学Z间的关系•也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应引起老师、家长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2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心理的实质是“头脑的机能,是外部世界的反映。”个体的任

3、何一种状态都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等因素在人脑中不同反映的积淀,具冇一定的客观性;反过來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因此,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应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加以剖析。2.1客观方面來自社会、父母、教师的原因。2.1.1社会变迁中各种不良现象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社会上各种负面事件的发生,不健康文化的传播、分配不公平、贫富悬殊、以权谋私、贪污腐败、行贿受贿,弄虚作假、公款挥霍、造假、贩假及售假等不良现象的频频出现,给中学生的心理带来了强大的负面影响,在思想上形成一种特殊的思维定势,便产生一种

4、与老师、家长相対抗的情绪反应,既“逆反心理”。课堂上或书本上的道德原则、理想信念、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和社会上盛行的大相径庭。当老师教育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克己奉公时,他们却把公款吃喝、以权谋私、损公肥私作为比较;当我们揭露资本主义腐朽生活时,他们却把荧屏上欣赏到的豪华别墅,高级轿车、灯红酒绿的繁华景象视为时尚;当我们引导学生选择健康、高尚的音乐活动时,他们却哼着离愁别绪,醉生梦死的流行歌曲,爱不释手如痴如醉。2.1.2教育方法简单,评价标准单一产生的影响。家长、教师为了使学生在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不顾学生品德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有意夸大某些事物或失误

5、,简单粗暴给予否定,让学生像木偶一样接收他们的管教,不让学生有丝毫的意见或讲解发表,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引起他们的反感,从而诱发逆反心理的产生。在我国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由于思想品德、文化修养、心理品质的差异较大,对子女的教育方法也各冇千秋,-些极端的不符合学牛身心发展的教育方法也应运而牛。如有些家长对孩子骄纵溺爱、百依百顺,对孩子的缺点姑息迁就,结果使孩子“只知受爱、不知爱人”,形成任性、自私、骄横无礼、好逸恶劳,依赖性重的性格特征。有些家长对孩子简单粗暴,强迫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办事,讽刺挖苦,大声吼叫,训斥体罚,使孩子在强大的压力下产生胆小怕事

6、和恐惧的心理,从而产生逆反心理障碍。在我国学校教育中,由于应试教育的教育环境未得到根木改变,分数第一、成绩第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较为严重,只抓智育、忽视德育,只抓课内、忽视课外,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心理素质教育;有的教师由于教学业务水平较低,教学方法陈旧,对学生缺乏情感教育,布置沉重的作业负担,师生感情对立,关系僵化。更冇甚者,冇的教师歧视、抛弃“差牛”,致使学业不良的差生在校遭白眼,回家挨打骂;使学生在学校中得不到教师的尊重、关心和爱护,从而产生与教师“唱反调”的不良心理倾向及逆反心理。2.2主观方面來自学生个体自身的主观因索,这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

7、决定性因素,因为客观因素是通过主观因素起作用的,主观因素主要有:2.2.1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即人对于自己的主体意识。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尊心等方面。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正是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时期,独口意识成人感增强,他们对别人和自己的评价带有很大的片面性、主观性和不稳定性。有时对自己估计过高,强调自我,过于自信,认为教师和家长,甚至权威的认识都是保守的、片面的、错误的,因而固执己见一旦父母和教师不相信他们的独立性,好胜心受到阻碍,就会损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之产生强烈的反感和不满。2.2.2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一

8、种带有情绪色彩的对事物或知识探求的认识倾向。对事物的了解往往要亲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