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防治对策

水稻稻瘟病防治对策

ID:43966811

大小:2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水稻稻瘟病防治对策_第1页
水稻稻瘟病防治对策_第2页
水稻稻瘟病防治对策_第3页
水稻稻瘟病防治对策_第4页
水稻稻瘟病防治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稻稻瘟病防治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水稻稻瘟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以吉林省中西部地区为例,一般年份因稻瘟病可造成减产10%以上;发生严重的年份可减产40-50%,严重地块可以造成绝收。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做好水稻稻瘟病的防治工作,对促进水稻丰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一、病原稻瘟病的病原为稻梨抱菌pyricukaradryzaecav,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以分生抱子和菌丝体在稻草(节和穗颈)、病砒谷和种子上越冬。菌丝发育的温度范閑为8_37°C,分生抱子形成的温度范围为10-35°C,以25—28°C为最适,抱子的形成以饱和湿度时为最适。分生抱子萌发所需要的温度与分生砲子形成的相似,所需最短时间为0

2、.5—1小时,但在10-15°C时不萌发。对湿度的耍求,在96%以上的相对湿度并有水滴存在时抱子萌发良好。二、稻瘟病症状及发生部位稻瘟病在水稻幼苗至成熟前的整个生长期间都有发生,由此病为害水稻的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穗瘟和谷粒瘟。其屮以叶瘟、节瘟和颈瘟损失最大。11、苗瘟:在种子发芽至三叶期以前发病。病菌在靠近土面的基部变为灰黑色,上部变成红褐色,病菌表面常生有绿色乃至灰褐色的每层,整株秧苗卷缩枯死。2、叶瘟:在秧苗和本山都有发生,常见的主要有慢性和急性型两种。1)急性型病斑:感病晶种在适宜条件下发生椭圆形或不规则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病斑上正反两面生灰绿色霉。

3、如果植株抗病力增强,环境条件改变时,可以转变为慢性型病斑。2)慢性型病斑:病斑褐色,纺锤形,病斑外I韦I黄色为屮毒部,内部褐色为坏死部,屮央灰白色为崩坏部。病斑两端有伸长的沿叶际发展的褐色线条,称为坏死线,是稻瘟病的一个重要特征。3、节瘟:发生在节上,初期出现针头大的褐色小点,围绕节组织蔓延,最后节上一部分或整个节变为褐色,节受害后,组织破坏,稻穗生长受到抑制,不能很好结实,甚至茎秆易折断,使穗部枯死。4、穗颈瘟:主要在穗颈、穗轴和枝梗上发生。病斑初为灰褐色,后变绿褐色。发病早、发病重时,严重影响谷粒的充实,形成白穗甚至幼穗在叶鞘内枯死。5、谷粒瘟:颖壳上病斑一般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4、褐色或黑褐色,发生早严重时,可蔓延到整个谷粒变为褐色或2黑褐色。造成谷粒不饱满,全粒变成枇谷,品质F降。三、发病的条件1、品种抗性:长期种植单一品种,例如一般农户连续多年种植超级稻(吉粳88),品种的抗性逐渐减弱,抗病明显变差,造成稻瘟病的普遍发生。2、气候因素:温度、降雨及光照对稻瘟病病菌的产生繁殖有直接影响。如遇春季低温、多雨、寡照,湿度大,利于抱子的萌发。当温度在20〜30摄氏度,相对湿度在90%以上,有利稻瘟病的发生。在孕穗、抽穗阶段,如遇低温、阴雨或露水多时,水稻抗性减弱,易造成穗颈瘟的流行,丿戈密的地方,通风透光不良,往往发病较重。3、田间管理:施用氮肥过多,施用过迟,引

5、起水稻贪青徒长,植株间通风透光羞,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和繁殖,诱发穗颈瘟严重发生。并且导致水稻抽穗迟,增加感病机会。长期水淹或冷水串灌、漫灌,妨碍稻株根系生长,降低稻株的抗病力。有些农户认为吉粳88喜肥,抗倒伏性强,抗病。施吧越多,产量越高,施肥量普遍增大,使木来叶色较淡的吉粳88,表现叶色浓绿,分麋旺,叶宽,下部叶片披散。这些条件为稻瘟病的流行打下基础。4、防治不科学。一是农户对病害的防治意识不强。二。是选用农药不对路。三是防治时期不佳。往往是在病害出现3明显症状后才用药,错过了防治适期。四是喷农药方法不正确。四、防治对策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2、消灭菌源。带病稻草要及时进行处理,不能

6、直接回田或在秧山附近堆放。不用带病稻草搭棚、催芽、扎秧,以免将病菌带入稻皿。种子要实行消毒。3、提高栽培技术。一要加强肥水管理,捉倡配方施肥。更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控制氮肥用量和施用时期,施用氮肥过多,特别是使用过迟,会诱发穗颈瘟严重发生。二耍科学用水,用水以湿润灌溉为好,防止深水漫灌。长期水淹或冷水串灌、漫灌,妨碍稻株根系生长,降低稻株的抗病力。4、药剂防治。为了保证施药效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兑水量要充足,以便喷得均匀周到。二是抢晴喷药,为了及时防治,应根据气象预报,抢睛天(4小时内不降雨)喷药H桥纟巢〒笆敝芳健2宦堡段痢(7)胛粱故墙谖粒?做到及早防,及时治,并应做

7、到喷得均匀、周到,方能起到防治作用。防治苗瘟和叶瘟要掌握在发病初期,特别是急性型病斑出现时,应立即喷药防治,发病屮心要连续用药儿次。防治穗瘟,应在破口前2~3天用药一次,隔7天再用药一4次可用40%富士1号乳油75〜100毫升/亩、或20%三环U坐可湿性粉剂100克/亩。亩用水量50〜75公斤,喷雾防治。有机稻区:用枯草芽抱杆菌或4%的春雷霉素120克兑水50公斤防治稻瘟病,(用枯草芽胞杆菌等生物农药要比化学农药提前2-3天使用,避免高温干旱时使用)重病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