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

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

ID:7300381

大小:31.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2-11

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_第1页
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_第2页
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_第3页
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_第4页
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 金钟吉1,李瑞福2   摘要: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为害最重的病害之一,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防治稻瘟病要“狠抓穗颈瘟,巧治叶瘟”。当叶瘟达到2级时应立即用药防治,穗颈瘟应在出穗5%和齐穗期各喷药一次。 关键词:稻瘟病;穗颈瘟;病斑;孢子   中图分类号:S435.11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08-0087-1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通化市是吉林重要的农业大县,是长白山脚下有名的“鱼米之乡”,水稻是通化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为害最重的病害

2、之一,通化市每年因稻瘟病造成减产10%-20%,严重地块达50%以上,有的甚至造成绝收。因此水稻要想提高产量,除了选好品种、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重点应做好稻瘟病防治工作。 1发病症状 1.1发病类型   稻瘟病别名火烧瘟、叩头瘟、稻热病。该病分布比较广,各地稻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水稻的叶片、茎秆、稻穗。稻瘟病根据水稻的发病部位、时期的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等。 1.2苗瘟   在水稻幼苗3叶前发生,病原由种子携带传播。发病幼苗的基部逐渐灰黑,上部变褐、卷缩直至死亡。幼苗发病重的部位产生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 1.

3、3叶瘟   在水稻整个生育周期均有发生,分蘖期到拔节期发病较重。根据气候条件和品种间抗性的不同,病斑分为四种类型:慢性型病斑发展较慢,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暗绿色小斑,逐渐扩大为梭型,病斑扩展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并伴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病斑中间呈灰白色、边缘褐色、外部有淡黄色晕圈,叶片背面产生灰色霉层;易感病品种产生急性型病斑,病斑呈暗绿色圆形或椭圆形,叶片两面均产生褐色霉层,有时转为慢性型病斑;嫩叶感病产生近圆形白点型病斑,不产生孢子,有时可转为急性型病斑;高抗品种老叶上发生褐点型病斑,幼叶针尖上也有发生,在叶舌、叶耳、叶枕等部位也可发病,病害褐点产生

4、于叶脉间,较少产生孢子。 1.4节瘟   多在水稻抽穗后发生,发生初期结节产生褐色小斑点,并绕节扩展,逐渐变黑且易折断。水稻生长早期发生节瘟易形成枯白穗。发病的茎秆易弯曲。 1.5穗颈瘟   发病初期在穗颈部形成褐色小点,条件适宜的时候容易引起水稻枯白穗,生长后期发病的水稻易形成秕谷。在枝梗或穗轴部位发生穗颈瘟易引起水稻的小穗不实。 1.6谷粒瘟   发病时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病斑,能够使稻谷变黑。有的虽然颖壳无症状,但护颖会表现发病变褐并且导致种子带菌。 2稻瘟病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寄主上越冬。来年春天生成分生孢子随

5、风雨传播,着落在作物上萌发侵染,并不断扩展发病使寄生植株成为中心病株,再次萌发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其他寄主。种子带菌播种能够引起水稻苗瘟的发生。雨、雾、露的高湿条件利于稻瘟病的发生与扩展。菌丝在8-37℃温度范围可以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28℃,孢子最适形成温度为25-28℃,同时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孢子萌发要求高湿条件持续6-8小时,温度适宜才能促进形成孢子并附着产生侵入丝,穿透作物组织表皮,在细胞间隙蔓延并摄取养分。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时晴时雨、早晚有云雾或结露的条件利于病害的扩展与传播。   品种抗性因作物的种植地域、生长季节、田

6、间连作年限以及生理小品种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籼型品种抗性优于粳型品种;同一品种不同发育时期的抗病性也不同,秧苗在4叶期、分蘖期和抽穗期易感病,圆秆期则发病较轻,穗期以始穗期抗病最弱;作物的同一器官或组织不同生长时期发病有差异,如同一器官或组织的幼嫩期容易发病;偏施、过施氮肥使作物长势过旺,植株抗病性较差利于发病;放水早或长期深灌的水稻抗病能力弱,容易发生病害。 3稻瘟病防治措施 3.1品种选用   选择抗病性高、产量高的优良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的有效措施。 3.2种子处理   用25%咪酰胺水剂3000-4000倍液浸种,浸种5-7天,既能防治恶苗病,又

7、能杀灭稻瘟病病菌。 3.3加强肥水管理   应施足基肥,追肥早施,穗肥慎施,粒肥巧施。灌水应以“浅水栽秧,浅水分蘖,够苗晒田,足水孕穗,浅水扬花,湿润壮籽,黄熟落干”为原则,切忌干旱过后长期灌深水。 3.4适时防治   根据病害发生程度、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及时确定防治时间和次数。药剂防治的原则是“狠抓穗颈瘟,巧治叶瘟”。当叶瘟达到2级时应立即用药防治,穗颈瘟应在出穗5%和齐穗期各喷药一次,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100g,2%加收米液80-100ml,枯草芽孢杆菌10g,或40%富士一号乳剂75-100g,对水30-45kg喷雾。穗瘟是防治

8、的重点,无论是否有病都要进行防治,必要时还要在灌浆前期再治1次。喷药时,应选择晴好天气,如遇连续阴雨,应抓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