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在急症中运用举隅

大黄在急症中运用举隅

ID:46085667

大小:62.6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大黄在急症中运用举隅_第1页
大黄在急症中运用举隅_第2页
大黄在急症中运用举隅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黄在急症中运用举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黄在急症中运用举隅大黄在急症中运用举隅【关键词】大黄;急症;中医药疗法;临床运用【中图分类号】R93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8-041-02大黄性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有攻积导滞,泻火凉血,活血祛瘀,利胆退黄等作用,在临床运用中,用单味或合方灌肠或口服,均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1、通便醒神——中风汤某某,男,62岁,2008年10月30日初诊•主诉:神志不清,口眼歪斜5无患者5天前突发昏倒,神志不清,口眼歪斜,经西药治疗5无神志稍清,但仍恍惚,无大便,苔黄腻,脉弦。治疗以大黄30克用开水

2、150ml泡后灌肠,一次后患者大便通,神志清。连续灌肠三天后,语言清楚,可进少许饮食。按:患者大便不通,浊气不降,上扰清窍,故神志欠清,语言不利。以大黄通腑浑泻浊,使其头目清醒。2、荡涤热毒肠痈柳某某,女,36岁,2008年12月9日初诊。主诉:发热,右下腹痛2天。患者2天前开始发热,恶心欲呕,口干苦,右下腹痛,大便干结,脉滑数,舌尖红,苔微黄腻。此证属瘀热结滞之肠痈,治宜泻热通便,解毒活血。方用大黄牡丹汤化裁:大黄(后下)12g,丹皮12g,冬瓜仁12g,桃仁12g,赤芍15g,玄胡15g,川拣15g,败酱草30g,连翘30g,二花20

3、go水煎服,每日一剂,2剂后患者热退,右下腹痛明显减轻,大便通畅。再服3剂后,此诸症消失,病者痊愈。按:肠痈症多因湿热郁积肠内,气血不畅所致,治宜泻瘀而消痛肿,大黄泻肠间瘀热积聚,清热解毒,丹皮清热凉血,两药合用苦辛通降下行,共泻瘀热,桃仁性善破血,助主药大黄.丹皮活血散瘀,通里攻下,诸药合用,使湿热瘀结之毒迅速荡涤,使痛楚锐减,痈肿得消,诸症自愈。3、解毒泄浊一一水肿石某,男,50岁,2009年3月24FI初诊,主诉,全身浮肿1月,患者有慢性肾炎病史15年,1月前出现恶心呕吐,尿少,全身浮肿,纳呆腹胀,脉沉细,舌淡,苔薄口。病机为脾肾阳

4、虚,浊气上逆,拟温肾益气,解毒和胃。因其呕吐较甚,故中药仅以灌肠为主,处方:大黄(右下)30g,附片(先煎)30g,赤芍30g,败酱草30g,煎至200ml,保留灌肠,1R1次。30天后,患者水肿基本消退,纳可,精神好转,无呕吐,二便调。按:水肿多为脾肾两虚,湿浊内阻,气机逆乱,水道不通,患者邪毒潴留体内,浊阴不易从下窍而出,故选用大黄加味通腑泄浊,使邪有出路,而达到邪去正安的目的。4、化瘀止血血证李某某,男,40岁,2008年7月2日初诊,主诉:黑便3天。黑便色如柏油,恶心欲呕,心烦,纳呆,心悸短气,舌尖红,苔黄腻,脉细数,病机为热壅于

5、胃,迫血妄行,拟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处方:生大黄9g口芨60g,水煎服,1日1齐叽2天后,患者大便变黄,再服3齐山患者精神好转,纳可,大便正常.按:便血总属营分郁热,络脉损伤,用大黄清热化瘀通腑,热清腑通则气火自降,活血逐瘀则血循经脉,配合口芨收敛而止血,故患者出血能速止而不留瘀。另外还有大黄在黄疸,胁痛,癫狂,❷证等病中的运用就不一一枚举。体会:大黄在临床上运用很广,但运用时一定要明确使用的方法,适应症。1、泻下有部位深浅和性质的不同,应配伍其他药物。2、泻下时切忌过量,以免耗伤正气,孕妇及刀经期一般禁用大黄,若寒积内阻,应温下,体虚之

6、人应慎用,必要时可攻补兼施,大黄灌肠中若大便次数较多应慎用。3、导泻时排钾较多,故低血钾患者慎用,须输液补钾;4、在临床运用中,不要一见腑气不通便轻率运用大黄泻下,当须明辩之,如程宗龄所说:“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如此方能放失中的,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参考文献1.王凯,大黄的临床应用体会,中国社区医师,1995,2期2.颜宗繁,黄小兰,浅谈大黄的临床应用,医学信息下旬刊,2009,8期(责任审校:高如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