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与就业难论文

用工荒与就业难论文

ID:46785447

大小:6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用工荒与就业难论文_第1页
用工荒与就业难论文_第2页
用工荒与就业难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用工荒与就业难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用工荒与就业难论文“缺工”、“抢人”,成了节后企业老板开丁后的第一件人事。与往年稍有不同的是,今年的缺工呈现出向全国蔓延的趋势,不但珠三角、长三角这些沿海发达地区缺工严重,内地一些省份如安徽、河南同样出现用工荒,有报道说有省份甚至出台政策,限制劳动力外流。用工荒似乎是近几年节前节后的例牌菜,每到春节前后,老板们都耍使出各种招数,到处抢工人。而且今年表现得尤为明显,随着实体经济的复苏,外贸订单-的恢复性增长,缺工史为严重。如此人范I韦I的普遍缺丁,是否意味着劳动力市场“拐点”的到來,眼下还不好说。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却不容忽视,那就

2、是-与用工荒形成鲜明対比的是,就业难的事实也客观存在。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少大学毕业生而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境。从逻辑上讲,我国用工荒利就业难是一对矛盾的共同体,只要金业捉高工资待遇,劳动者不挑不检,就一定能够解决就业问题。但事与愿违。一方面,人量企业出现用丁荒,另一方面,不少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就业比较困难,冇些地方大学牛.的平均工资已低丁农民工群体,就业结构性矛盾口益彰显。我国冃前创造的就业岗位人多属于生产性和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用工荒是针对我国农民工的用工荒,主体特征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性

3、和加工性的工人缺乏,如机械加工、设备操作工、电了电器产品装配等,具有区域性、行业性和阶段性特点,发生在我国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就业难足针对我国人学生的就业难,适合人学生的技术密集型的就业岗位述很少,如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先进制造业等研发性、知识性的技术岗位,未能形成国际竞争优势,不具有区域性、行业性和阶段性特点。就业难和川工荒,折射出一个共同的命题,那就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急需转变。在GDP崇拜的背景下,各级地方政府想得最多的是迅速做人经济总量。这其中最便捷的路径就是投资慕础设施建设和发展重化工业等,而这类产业恰恰缺少就业弹性

4、,远没有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多。在重低成木优势、轻自主创新的背景下,顶着“世界工厂”光坏的中国企业更多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來赚取微薄利润。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的企业,需要的往往只是普通熟练工,赚钱的法宝则在于拼命压低人工成木,口然会导致就业向下竞争。在产业结构畸轻畸重的背景下,低端制造业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走父辈老路只赚辛苦钱,知识层次相对较高的人学毕业生乂不具备就业低成本优势,最终形成一边是用工荒、另一边是就业难的怪象。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最终都是为了让劳动考拥有史好的生活。就业难和用工荒同时

5、出现,提醒我们再不能抱着“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不放,因为这样的发展方式必然是不可持续的。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劳动者会做更多权衡,苦活累活,钱再多可能也没多少人愿意干。只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才能从根源上破解就业难和用工荒,并实现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应性互动。如何有效化解“就业难”与“用工荒”之间的矛盾呢?应该通过调整社会利益分配机制等措施,化解“就业难”与“用工荒”Z间的矛盾,至少应采取以下四项措施:一是转变观念。主要是转变人们择业、就业观念,转变企业招人、用人、昭人的观念;二是完善社会

6、劳动力培训服务体系建设。现阶段应重点加强规划,同时加强对应用型技术人才和人力资源“作业能力”的培养;三是改善社会利益和企业内部利益分配机制。通过优化、调整社会成员各方和企业内部各类人员薪酬体系规划、设计等措施,使金业内部全体员工能够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四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部分产业在国内的梯度转移,特别是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后发展地区转移。在社会化发展的过程中,就业岗位应该逐步逐步进化,我国有大量的农民工需要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也需要人量的知识劳动者实行产业结构升级和进入高端技术行业。凶此,用工荒和就业

7、难将长期存在:一是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技工需求缺口人,在今年初诸多沿海企业订单量日益增人、用工数日益攀升。仅广东省技丁缺口达32%,其岗位主要是技术工种和熟练工。二是房价、物价上升,劳动力成木提高。物价水平的上升是由生产成本的提高推动的,工资作为生产成木的一部分,工资的上涨必然使得生产成木捉高,乂曲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金业便会捉高产甜价格,减少就业量,同时对劳动者技能又提出新的要求。据广东省调查,500家企业有300家金业缺工,其工资水平比不缺工企业低200-400元;月工资水平达1800元以上的企业基本不缺工。英它,劳动安全和社

8、会保障也存在问题。三是劳动力多元分流加快。由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对劳动力需求急剧加人。在国家促进劳动力流动政策引导下,人们就业观念也随之产生了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劳动就业“孔雀东南飞”的局面。劳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