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美学角度研究《牡丹亭》的翻译.pdf

从接受美学角度研究《牡丹亭》的翻译.pdf

ID:50640800

大小:2.64 MB

页数:73页

时间:2020-03-15

从接受美学角度研究《牡丹亭》的翻译.pdf_第1页
从接受美学角度研究《牡丹亭》的翻译.pdf_第2页
从接受美学角度研究《牡丹亭》的翻译.pdf_第3页
从接受美学角度研究《牡丹亭》的翻译.pdf_第4页
从接受美学角度研究《牡丹亭》的翻译.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接受美学角度研究《牡丹亭》的翻译.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AStudyontheTranslationofThePeonyPavilionfromthePerspectiveofReceptionAestheticsAThesisSubmittedin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MasterofArtinEnglishByYangpeiSupervisor:ProfessorLuEryuanForeignLanguagSchoolOrelnLanL,uageC1100lZhengzhouUniversityMay2013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

2、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日期:为J弓年,月g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郑州大学。根据郑州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郑州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

3、人离校后发表、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学位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郑州大学。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学位论文作者:锄傩嗍。沙f弓年p摘要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文学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在德国兴起。作为一种对传统文学理论的挑战,它开始关注读者而不是作者。接受美学的双星,姚斯与伊瑟尔基于阐释学与现象学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概念:视阈融合、期待视野、空白点与审美距离。接受美学是一种文学理论,关于是否能将其应用到翻译中来,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已有学者开始探讨接受美学理论与文学翻译结合起来的可行性。他们将接受美学理论中的一些概念如视阈融合,“空白点”等运用到翻译‘研究中来,强

4、调了读者在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参与”和“创造”作用。作为中国古典戏剧中的“瑰宝’',《牡丹亭》中亦有大量的典故、谚语、历史人物、人名、地名以及诗词等。在翻译这些含义丰富的词句时,译者亦应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期待视野,审美等。该论文将接受美学理论与汪榕培的英译本《牡丹亭》结合进行研究,利用接受美学的四个重要概念:期待视野,视阈融合,空白点,审美距离从四个角度对译本进行分析。译文是否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主要围绕修辞、典故、人名和地名的翻译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创造尽可能多的“重合点”以实现目标读者与文本的视阈融合则从语音、词汇、句法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对文本中的“空白点”的处理在翻译的过

5、程中是保留还是“具体化”这是第三个方面;如何调整审美距离则注重从适应读者的语言习惯、文化习俗、审美三个层次展开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读者,并灵活使用多种翻译方法如音译、增译、省略以及意译和直译等来满足读者的接受能力。该项研究总共包括六个部分:引言;文献综述;理论框架;接受美学理论与《牡丹亭》译本的结合;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的翻译方法;结论。引言部分指出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文献综述部分首先探究了国内外接受美学在翻译研究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以及关于<牡丹亭》的翻译研究。接着指出先前研究的不足和此项研究的必要性。理论框架由三

6、部分组成:对接受美学的简要介绍,接受美学的一些核心概念以及该理论对文学翻译研究方面的启发。在理论与文本的结合部分主要探讨了接受美学的思想从哪些方面体现在汪榕培的译本中.接下来分析译者在翻译中所采l摘要用的不同翻译方法来满足读者的接受能力。最后一部分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包括研究的主要成果,意义,局限之处和建议。通过用接受美学理论对汪榕培译本的分析,该项研究表明翻译虽是一个由译者完成的过程,但是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目标语读者的影响并由读者参与其中。汪榕培在翻译《牡丹亭》时,亦充分考虑了目标读者。在接受美学理论的指导下,作者期望能够为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戏剧翻译提供参考。关键词:接受美学;《

7、牡丹亭》;期待视野;视阈融合:空白点;审美距离IIAbstractReceptionAestheticsemergedinGermanyin1960sasatheoryofliterarycriticism.Itbe百nstofocusonthereadersandthereforeisachallengetotraditionalliteraturetheorywhichonlyconcentratesonthewriter.HansRobertandWolfgangIser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