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利弊及对策.doc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利弊及对策.doc

ID:51341355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2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利弊及对策.doc_第1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利弊及对策.doc_第2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利弊及对策.doc_第3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利弊及对策.doc_第4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利弊及对策.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利弊及对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利弊及对策【摘耍】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越来越人,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一大供给主体,合理的流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农民工自身收入水平的提高,但是子女教育、空巢老人、农民工的利益、城市的社会治安等负面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注意,社会各界应该釆取合理有效建议保障农民工的合法利益,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社会保障制度;小城镇化一、如何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特定国家、特定历史条件下和特定的生产力水平而言,即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超过需求的多余。具体定义是指边际收益为

2、零甚至为负数的那部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來,即使不增减投入也不至于影响哪个农业产品的总量。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特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且呈现继续增长之势。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达1.5亿以上,2000年底达到1・8亿。这种矛盾短期内还会更为突出:随着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农业劳动生产率会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将不断减少,可耕地有限,而且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农业就业的余地越来越少;乡镇企业的发展在新的发展时期也遇到了结构性困难,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加入WTO后,短期内我国农产品不仅

3、会面临国际市场的价格压力,使农民收入难以通过农业大幅度提高,而且进口农产品势必导致国内农产品的需求减少,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进一步扩大;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基数大,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10年全国农村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多万。如果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看,随着农业投入的增加和技术含量的进一步提高,以及人力资本素质的逐步攀升,由传统农业本身排斥出的劳动力将会越来越多,保守估计2010年达到1.9亿人。总体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转移渠道呈多元化[1]。现已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50.2%的人员在外资企业或个私企业工作,13.4%的人员从事建

4、筑业,14.3%的人员从事批发零售贸易,7.7%的人员从事交通运输业,8.6%的人员从事社会服务业,5.8%的人员从事其他行业(二)就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目前,转移就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水平差距较大。(三)季节性、兼业式就业占较大比例。农民工就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亦工亦农、亦城亦乡”即兼职农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农业生产季节为周期,农忙务农,农闲外出务工;另一种是务工同时利用休息H兼种土地。(四)流动性较大,农民工在一个企业的工作时I'可较短。三、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利弊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大部分是农村最优质的劳动力,他们具有一定劳动技能和文化水平,并且具有充沛的体

5、力和旺盛的精力,外出容易找到适合他们的生存空间。他们流动对社会以及口身既产生正面影响又产生负面影响。(一)正面影响: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当中就业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安置,是农村向现代化迈进的第一步,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2]。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就业和跨区域流动,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沟通城乡经济和培育耍素市场的必然耍求,因此各地耍适应这一趋势,加强引导和管理,不能简单封堵,更不能采取歧视性限制政策。因此当今的“民工潮”现象实际上就是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它是解决好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避免引发其他许多社会问题,实现农业富余劳动力合理转移

6、的有效途径,从长远看具有社会进步意义。2.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对输出地有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对输出地有利于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企业可以以相对较低的薪酬雇佣到工人,从短期来说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能够促进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由于近年来农民从事农业的收入锐减,外出打工就成为增收的一条重要或主要途径。经济的增长在很人程度上改善了各产业结构,使之更趋合理,促进了社会的健康发展。3•农村劳动力转移本身对交通、融等服务业产生巨大的需求,有利于促进消费需求,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表明

7、,未來10年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高峰期,还将有1.5亿农民涌向城镇。如此巨大的人流及相应的货币流向,必将对交通、金融等服务产业产生巨大的需求。(二)负面影响:1•农民工的就业环境恶劣,从事工作以体力体力劳动为主近年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2•农民工的工资待遇低,损害农民工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