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学的环节及其理论依据

微格教学的环节及其理论依据

ID:5280139

大小:149.5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7

微格教学的环节及其理论依据_第1页
微格教学的环节及其理论依据_第2页
微格教学的环节及其理论依据_第3页
微格教学的环节及其理论依据_第4页
微格教学的环节及其理论依据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格教学的环节及其理论依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2年12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VoI.1No.4第1卷第4期JournaIofEducationScienceofHunanNormaIUniversityDec.,2002!!!!!!!!!!!!!!!!!!!!!!!!!!!!!!!!!!!!!!!!!!!!!!!!!!!!!!!!!!!!!!!微格教学的环节及其理论依据"马永富(国防大学,陕西西安710068)摘要:微格教学具有观察、实践、反馈、评价等四个主要环节,其中观察、模仿是微格教学的初始环节,微格教学实践是微格教学的核心,直接反馈是微格教学的优势,科学评价是微格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各环节都具有充分的理论依

2、据。关键词:微格教学;环节;理论依据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2(42002)04-0070-06微格教学是一种建立在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通过有益的模仿影响功能而产生的,由四个过程组学及相关理论基础上,运用现代视听设备,对师范生成: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班杜拉认为,观察及在职教师进行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法。微格教学并加以模仿的过程受榜样、观察者及认知水平的影(Microteaching)作为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方法,自响。从榜样角度来说,榜样的地位越高,越具权威1963年问世以来,已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人们对性,就越容易被模仿;榜样与观察者越

3、相似,被模仿微格教学“在直觉上的接受超过了理论的证明”的可能性越大;受奖励的行为比受惩罚的行为更容(MaIIey)。易被模仿。从观察者角度说,与观察者自我判断相一般说来,微格教学的程序由以下六个步骤组符的行为容易被模仿,不符合观察者动机倾向的行成(:1)理论学习和研究;(2)定训练内容、编写微格为容易被拒绝、排斥。教案;(3)提供示范;(4)微格教学实践;(5)反馈评微格教学的创始人之一麦克唐纳和阿伦两人都价(;6)修改教案。这一完整过程又可概括为观察、吸收了班杜拉有关榜样的作用和通过观察和模仿进实践、反馈、评价四个环节。行学习的研究成果,概括起来说,观察示范具有以下特点:一、

4、观察、模仿是微格教学的初始!.示范作用:提供一个榜样和仿效的说明,就会环节产生模仿在正式训练前,为了使被培训者明确培训的目在微格教学中,模仿在培养受训者掌握教学技标和要求,通常利用录像对所要训练的技能进行示能的实践中已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正如阿伦和范。如果采用放录像的方法,应在录像带上做好文瑞安所描述的,在微格教学中采用模仿,其最初的理字说明,或在放录像时随着示范的进行作指导说明,论基础完全是实用主义的,就是说,如果受训者在他以便于对各种教学技能的感知、理解和分析,并进而们实践某个技能之前,能观看这一技能的示范,那么产生模仿行为。模仿或者通过观察进行学习,已成就很可能会增强这

5、一技能的习得[1](P212)。有充分的为习得教学技能的一个组成部分。理论和实际经验证实,范围广泛的学习情景和行为社会学习理论为微格教学中的观察模仿提供了变化是由于观察和模仿的结果。其实,通过模仿进理论基础。班杜拉认为,通过观察进行学习,主要是行学习也不是什么新的东西,微格教学产生之前早"收稿日期:2002-09-17作者简介:马永富(1962-),男,四川省绵竹人,国防科技大学副教授,国防大学政治工作专业博士生。70就有模仿了,行会的师带徒,师范教育的让新手去观“模范教师”上面,所以要用否定模式,是因为缺乏或摩老教师的课,都一直是采用的这种方式。这也正几乎没有标准行为的模式,

6、或许是一个要避免的行是一些人否定微格教学的理由,认为“模仿”要素和为范例。强化技术就能取代微格教学而进行技能训练,这也#.示范媒介:书面模式和视听模式的作用相差不无道理。因为,社会化过程的基础是通过观察和无几模仿进行学习的。但是,在微格教学中,观察模仿这人们都很关注用作示范的媒介,因为它涉及到种广泛使用的学习方法是成系统的。“榜样”使人们成本问题。榜样示范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行为能够进行集中观察,以取代一般的、分散的观摩。把示范,二是言语示范,三是图像示范。这三种类型也示范课录制下来,这样可以有系统地一次又一次地可归为两种,即符号模仿(书面模仿)与知觉模仿(电观摩风格各异的老

7、教师的示范课,所有这一切都能影或录像)。科伦和菲利普斯的研究表明:符号型和促进有效的学习。有趣的是,大多数人所认为是一知觉型实验小组在形成书面问题的标准方面和对随种机械的、低水平模拟过程的“示范模仿”,也可视为后课堂提问行为都有作用,且没有什么重大差异。是含有高水平认知的过程。麦金太尔等人认为,班也有人认为,知觉型模式的作用稍大于符号型模式,杜拉关于社会学习理论的概念,“较之人们通常理解究其原因,如果知觉型和符号型模式的信息量是相的更趋向于认知性”[l](P203)。提供若干榜样并创设似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