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诊断肺门纵隔病变的临床分析.pdf

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诊断肺门纵隔病变的临床分析.pdf

ID:55401233

大小:216.1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15

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诊断肺门纵隔病变的临床分析.pdf_第1页
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诊断肺门纵隔病变的临床分析.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诊断肺门纵隔病变的临床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当代医学2015年5月第2l卷第l5期总第386期ContemporaryMedicine。May.2015.Vo1.21No.15IssueNo.386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5.15.041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诊断肺门纵隔病变的临床分析王福萍宋志峰简勇彭敏【摘要】目的分析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诊断肺门纵隔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过cT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一CT检查,提示存在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或位于气管或支气管周围肿大的患者50例,采用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

2、吸活检术检查,观察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诊断的准确性。结果50例患者共穿刺淋巴结124例次,平均248次/例,穿刺成功率达到100%。肺癌诊断率达到8750%,结核病诊断率达到7143%,结节病诊断率为6250%。除穿刺部位出现少许血,无其它并发症。结论采用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诊断肺门纵隔病变准确性高、风险低、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肺门纵隔病变;临床效果肺门纵隔疾病是目前胸外科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对肺门纵隔2结果疾病导致病变的诊断是目前一直困扰临床医生的主要问题

3、。由2.1穿刺结果50例患者共穿刺淋巴结124例次,平均于肺门纵隔内部解剖结构复杂,组织来源多样,并且与许多重要2.48次/例,穿刺成功率达到100%。结构毗邻,所以采用传统的活检术诊断,准确性较低。寻找有效的2.2诊断结果采用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诊断肺诊断肺门纵隔病变的方法是目前临床首要任务。气管内超声引门纵隔病变准确性为68%,其中肺癌诊断率达到87.50%,结核病导下针吸活检术是近几年研究出来的一种新技术,其具有操作简诊断率达到71.43%,结节病诊断率为62.50%。3种疾病在气管单、微创、涉及区域广、可

4、重复操作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中诊断率最高。见表1。床。本研究采用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诊断肺门纵隔病变表l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情况(n)的准确性,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l0月~2011年11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过CT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CT检查,提示存在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或位于气管或支气管周围肿大的患者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20~85岁,平均年龄(48.5土1O.8)岁。1.2方法采用BF-UC206F—OL8超声内窥镜

5、、EU—C2000超声图像处理设备和NA-201SX一4022专用穿刺针对50例患者进行检查。检查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电图、血常规、凝血时间、人免疫缺陷病毒及肝炎记特等指标检查,观察有无手术禁忌证。操作过程:患者在检查前需要禁止食用食物和水,禁2.3并发症50例患者经过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止时间达到6h以上。检查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血压、术诊断,均未出现不良不应,除了在穿刺部位出现少量血外,无其血氧饱和度和呼吸监测。如果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处理。给予患者它并发症。像气胸、纵膈气肿、大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未发生。麻

6、醉,对淋巴结或气管周围肿物进行检查,并测量肿物直径,记录3讨论数据。在超声的引导下进行穿刺并抽吸,抽取标本送到病理科进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属于介入性超声,是指在超声仪器实行检验。地监控引导下对活体组织进行穿刺以取得细胞及病理诊断的方1.3判断结果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经过现场病法,是近几年研究出来的一种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肿瘤疾病的检查,其取得的效果得到临床认可。理证实取得病灶内组织定义穿刺成功。如果细胞病理学检查出肺门纵隔病变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也是目前临床诊断较结果,则以该结果为最终结果,如果细胞病理学检查结果

7、不明确,困难的一种疾病,给临床医生诊断疾病带来困难。目前,临床一般则需要再次检查,直到确诊结果。如果诊断为恶性病变需要找到采用纵隔镜诊断肺门纵隔病变,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并且其创相应肿瘤细胞确诊。结核病病理诊断以发现增殖性肉芽肿伴或不伤大,费用高,对患者的身体及经济均造成严重影响,而常规的伴有坏死病变,并且找到结核分枝杆菌为判断依据。结节病的病理诊断以观察到增殖性内芽伴或不伴有坏死病变,排除其他肉芽TBNA诊断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创伤小等优点,但是其属于“盲穿”“,对诊断准确性有直接影响,无法为临床医生提供肿性病

8、变为判断依据。准确的数据,导致临床医生在诊断中易出现误诊,致使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增加疾病威胁患者生命的危险性。本研究主要讲作者单位:江西338000新余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王福萍宋志峰简述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诊断肺门纵隔病变,取得了良好的勇彭敏)——66——当代医学2015年5月第2l卷第l5期总第386期Contemp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