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包公审驴.doc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包公审驴.doc

ID:57675056

大小:1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31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包公审驴.doc_第1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包公审驴.doc_第2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包公审驴.doc_第3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包公审驴.doc_第4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包公审驴.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包公审驴.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包公审驴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审、懊悔、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进行交流。认识人物,了解计谋,角色体验,表演深化。(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包公的足智多谋,出神入化,激发学生对人物的崇敬之情,并从中受到熏陶与启迪。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感受包公的足智多谋,出神入化

2、。2.难点:明白课文中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熟知课文内容,练习表演课本剧。教法:引导学生自主读文学法:合作交流,质疑探究教具准备:小黑板或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字典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说一说:你对包公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包公的资料)。今天我们再来领略一次包公断案的神奇吧!板题:《包公审驴》2.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包公为什么要审驴?驴子不会说话,他怎样审驴的?)那好,我们就带着问题一起走进这个故事。二、出示学习目标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

3、解“审、懊悔、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学习侧面描写的作用。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小组合作,新知探究过渡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我们要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拿起笔,做好读书准备,读中圈点、批注,完成以下任务:1.出示自学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审”、“懊悔”、“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结合故事情节给文章加小标题。(4)自由

4、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包公为什么要审驴?(5)朗读课文3~9自然段,说一说面对着这样一位特殊的被告,包公是如何审案的呢?结果如何?(6)思考:课文中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7)文中的包公哪些地方最让你佩服?2.学生依据自学提纲自主读文、标记。四、交流反馈,精讲点拨(一)字词检测:1.我会读、我理解:挣钱听差圈栏辔头耷拉 审衙役懊恼一声不吭闻所未闻惊慌失措冒名顶替2.我的眼睛最亮:审()案()吭()衙()役()神()按()炕()衔()投()(二)小组交流、合作: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

5、要讲了刘五的好毛驴在市镇被人偷换成一头瘦驴后,气愤地到官府报了案,包公运用智慧从毛驴身上找到突破口,巧妙破案的故事。)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替换驴——告驴——审驴——找到驴)五、教师小结六、作业布置抄写本课的好词佳句。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读词语挣钱听差圈栏辔头耷拉 审衙役懊恼一声不吭闻所未闻惊慌失措冒名顶替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小组合作,新知探究1.故事的起因。(1)包公为什么要审驴?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指导对比朗读:“王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他不但把这头驴喂得毛色发亮,还

6、亲手给毛驴做了一个漂亮辔头。”“驴还拴在树上,驴背上鞍子还是那个鞍子,套在驴嘴上的辔头也是自己亲手做的那个漂亮的辔头,可是驴却是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了!”顺势引导、朗读:想想王五面对两头毛驴时是什么心情?(指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句子。)2.细读故事经过。过渡:就这样,王五带着满腔愤怒和希望来到了包大人面前。面对着这样一位特殊的被告,包公如何审案的呢?抓住重要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包公能快速找到办案的方法,很聪明。)“不要给

7、它吃,不要给他喝,把它严严实实关上三天!到时我再来审它!”“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包公十分熟悉驴的本性,他的足智多谋来源于他渊博的知识。)“现在把它放了,随它爱上哪就上哪。”(说明包公知道毛驴会逃回自己的家,心里很有把握抓到偷换毛驴的贼。)3.了解故事结果。过渡:瘦驴在包公的审讯下飞奔出了公堂。它跑到哪里去了?偷换毛驴的贼被捉住了吗?4.文中的包公哪些方面最让你佩服?(遇事冷静、足智多谋)三、拓展训练1.小小课本剧表演过渡:包公审驴的过程让人疑团重重,也让人不由自主为包公喝彩

8、。咱们把它排成课本剧,再现当时的情景,怎么样?(课本剧表演)2.讨论:这个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包公使用了计谋,巧妙的抓住了小偷。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偷偷调换,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自己逃脱罪责,但这样的计谋是害人害己。王五也使用了计谋,他的计谋是正当的。)3.这个故事对于你自己有怎样的启发教育呢?(学生自由表达)总结:其实,古代人们利用智慧解决问题的小故事还有很多,我们更应如此。而且,聪明要用在正地方。四、当堂训练1.听写词语。审问悔恨案件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